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人事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开展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活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本需要,经专家论证,开设相关的继续教育公共课程,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修。通过实施公需科目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拓展学识,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
  (二)开展专项继续教育活动。根据五个行业专业领域的发展和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紧跟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
  1、现代农业领域。围绕我国现代农、林、牧、渔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培训农业中高级科技和推广人才、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相关培训的师资力量。举办一批“现代农业重大理论业务高级研修班”,每年培训300名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围绕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动植物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与减灾、畜牧技术、现代林木培育、森林资源检测与林火监测、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节水抗旱、现代水利等重点课题,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选派专家学者到西部和东北地区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完善由各级农业、林业、水利学会、科研院(所)、教育培训机构等构成的培训实施体系。通过多种方式,每年培训10-15万名现代农业领域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现代制造领域。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按照振兴装备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电子制造、新材料、重大装备、精密仪器、汽车工程、系统集成等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每年培训15-20万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在现代制造领域广泛开展信息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面向行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知识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和机械装备的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力提升我国现代制造业的水平。在珠三角、长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制造业、装备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依托部分高校、科研院所、职业技术学院和大型企业建立一批现代制造技术继续教育基地,实现人才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3、信息技术领域。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紧跟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以中高级信息技术人才为重点,在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软件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等重点领域,开设相关培训项目,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与世界接轨的信息行业继续教育体系。根据不同行业和岗位的实际需要,分门别类地培训不同行业领域的信息化人才。举办系列信息化技术高研班和学术、技术论坛,加强信息产业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力量培养,开发现代化的培训教材、远程多媒体培训课件。每年培训10—15万名信息技术领域各类中高级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