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人事部、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

  (三)环保工程专业专家委员会负责审核通过人员的测试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地区审核通过人员的具体测试工作,并将测试成绩送环保工程专业专家委员会。
  (四)环保工程专业专家委员会将审核结果和测试成绩汇总后报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和人事部。三部门对审核结果和测试成绩进行复核,将复核合格人员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和人事部向社会公告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人员的名单。
  对未通过考核认定的申请人,委托环保工程专业专家委员会向其说明不通过的理由。
  三、考核认定申报材料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环保总局主管勘察设计部门、总后基建营房部的意见函。
  (二)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核认定申报表(附表3)。
  (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全国设计大师应提供院士或大师证书复印件。其他人员应提供以下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学历或学位证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证书,获奖证书,单位工程设计资质证书,获奖项目的主要设计文件或图纸签署证明,担任正、副总工程师职务的任命文件。
  (四)获奖者应附有效证明,即奖状、个人证书或正式公布的获奖人员名单。对奖项未颁发个人证书或未正式公布获奖人员名单的,应提供符合国家规定人数的单位原始申报奖项的人员名单、获奖项目主要图纸图签的复印件,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五)所在单位出具的职业道德证明和获奖单位出具的获奖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证明。
  四、申报时间及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总后基建营房部和总政干部部,应于2005年12月31日前完成审查、复审工作,签署审查、复审意见后,将全部申请人员材料送环保工程专业专家委员会。
  (二)通过特许或考核认定的方式取得其他专业职(执)业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申报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的考核认定。
  (三)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认真做好申报、审查和复审工作。凡不认真把关或弄虚作假的,停止该地区或部门的申报权和个人的申报资格。
  (四)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在审查、复审时,应核查各类证书及相关证明文件的原件。报送的各类证书等相关材料复印件应由所在单位人事(干部)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印章。

  附表1:

注册环保工程师新旧专业参照表



┌──────┬────────────────┬─────────┐
│ 专业划分 │     新专业名称       │    旧专业名称│
├──────┼────────────────┼─────────┤
│   本   │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
│   专   │                │环境监测     │
│   业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      │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      │                │农业环境保护   │
│      ├────────────────┼─────────┤
│      │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
│      │                │环境学      │
│      │                │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
│      ├────────────────┼─────────┤
│      │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
│      │                │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
│      ├────────────────┼─────────┤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土壤与农业化学  │
│      ├────────────────┼─────────┤
│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
├──────┼────────────────┼─────────┤
│   相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   近   │                │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
│   专   │                │城市燃气工程   │
│   业   ├────────────────┼─────────┤
│      │    给水排水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
│      ├────────────────┼─────────┤
│      │    热能与动力工程      │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
│      │                │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
│      │                │热能工程     │
│      │                │能源工程     │
│      │                │工程热物理    │
│      ├────────────────┼─────────┤
│      │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
│      │                │建筑工程     │
│      ├────────────────┼─────────┤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利用 │
│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                │化学工程     │
│      │                │化工工艺     │
│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化工设备与机械  │
│      ├────────────────┼─────────┤
│      │     安全工程       │矿山通风与安全  │
│      │                │安全工程     │
│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制造  │
│      │                │流体传动及控制  │
│      │                │设备工程与管理  │
│      │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      │                │机械电子工程   │
├──────┼────────────────┴─────────┤
│ 其他专业 │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的工科专业           │
└──────┴──────────────────────────┘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