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发布日期:2008年1月15日 实施日期:2008年1月15日)宣布失效(原因:调整对象已消失,实际上已经失效)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生产和经营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一九八○年七月一日国务院转发)
搞好旅游纪念品、工艺品 (以下简称旅游产品) 的生产和经营,对于发展我国旅游事业,扩大对外宣传,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加外汇收入,支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当前旅游产品生产和经营工作中的若干问题,暂作以下规定:
一、 关于旅游产品的生产问题。
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轻工、手工、纺织工业生产主管部门,要积极地有计划地组织好旅游产品的生产。根据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做出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
各单位都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加强科学研究和产品的设计力量,大力发展具有民族风格和游览区特色的产品,积极挖掘和组织民间传统工艺品的生产,使旅游产品富有纪念意义。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努力增加花色品种,把旅游产品生产搞得丰富多彩。各地可结合具体情况,实行专业生产和副业生产相结合,或建立专厂、专车间、专业生产班组定点生产。
二、 关于古文物复制品和仿制品的生产问题。
各级文物部门和工艺美术部门要密切配合,根据需要分期分批地、有计划地组织好古文物复制品和仿制品的生产。对一般文物的复制和仿制,由轻工部门的专业生产厂负责进行。对珍贵的古文物,文物部门有技术力量,可自行复制;技术力量不足的,可由工艺美术专业厂复制或联合进行复制。为保证产品质量,除轻工和有技术力量的文物单位外,其他部门不宜复制和仿制。
要保护好古文物,在复制中不准损坏原物。
三、 关于旅游产品的货源问题。
为组织好旅游产品的供应,凡是国内能提供货源的,由工业生产部门统一组织供货。如出现货源不足,旅游与出口发生矛盾时,要首先满足旅游需要。外贸部门应予以支持。国内暂不生产的旅游产品,各地可根据情况,用旅游留成的外汇,进口一部分价格合适,出售后有利可得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