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进行综合改革试点要达到的目标
这次在重庆进行改革试点,目的是要达到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发挥城市的作用,特别要着重发挥大中城市在组织经济方面的作用”,“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经济区”。为此,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重庆的经济和地理的特点,明确重庆这一经济中心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大家认为,重庆在历史上就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与西南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方有密切的经济联系,是与海外进行经济往来的内河口岸。解放以后,重庆的经济实力和交通条件比之过去有了巨大发展,一九八0年又重新辟为外贸港口。但由于长期实行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划管理经济的体制,重庆的经济中心作用被大大削弱了。这次改革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的方针,充分发挥重庆的经济和地理优势,打破现行的行政区划,打通重庆对海外的直接经济联系,加强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形成以重庆为依托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内外贸易、科学技术、金融事业等综合发展的开放型的经济区。具体来说:
第一,发挥重庆资源和设备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基础工业。重庆拥有煤炭、天然气等重要能源,有非金属矿等重要资源,以及长江、嘉陵江等丰富的水源;钢铁工业品种比较齐全,产量有一定规模,铝加工业能力很大,化学原料工业有相当基础,天然气化工有很大发展前途,水泥等建筑材料工业有很好的发展条件,是一个基础工业力量比较强大的城市。今后除继续发挥本身的优势外,还应打破行政区划,促进重庆的钢铁、铝加工、烧碱等企业与川西、贵州地区的有关企业协作、联合,互能有无,使基础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发挥重庆机械工业的优势,为各行各业提供技术装备。重庆拥有机械工业企业一千多个,固定资产二十六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的百分之三十七,其中军工企业拥有较好的设备和较强的技术力量。重庆机械工业应在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军民结合,使已有的机电产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并不断搞好升级换代。同时积极开发新的机电产品,更好地为各行各业的技术改造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三,发挥重庆地区农业和已形成的轻纺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业、食品工业和其它轻纺工业。重庆及其周围地区农业比较发达,农副产品丰富,工业原料如维尼纶等工业规模较大;同时棉、麻、丝、毛等纺织工业,皮革工业、罐头、饮料等食品工业都有较长的历史,日用化工和日用机电产品也有一定的基础,今后重庆应充分利用这个条件,积极推进经济区内的农业现代化事业,保证农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并与周围地区广泛进行协作、联合,大力发展有自己特色的轻纺产品,供应市场。
第四,发挥重庆科学技术的优势,把先进技术吸收进来,扩散出去。重庆国防工业多,科研单位多,大专院校多,科技力量比较雄厚,是一大潜在优势。在改革的基础上,应把各方面的科技力量组织起来,围绕重点科技项目,联合攻关,积极推进国防科技向民用转移,沿海和国外科技向内地转移,科研成果向生产领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