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发挥重庆水陆交通枢纽的作用,促进内外贸易的发展。重庆地处长江、嘉陵江汇合处,又是成渝、川黔、襄渝三条铁路和几条公路的交汇点,是西南的电讯中心,与全国重要城市都有航空往来。重庆长江航运,上达泸州、宜宾(金沙江开发后,还可到达渡口市),下连万县、宜昌、沙市、武汉直至上海,重庆居于这个链条的中间环节。将来开辟重庆到沿海各城市和港澳等地的航线后,重庆作为西南物资集散中心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内外贸易将有很大发展。应通过改革积
极为此创造条件。
第六,发挥重庆常规兵器工业的优势,积极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为此,重庆在改革中,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发展经济和管理经济的新路子,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重庆经济中心的作用,在重庆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基本方向是:
1.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的精神,改革城乡分割、条块分割、领导多头的管理体制,实行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结合、条块结合的经济管理体制。
2.在不改变省辖市的行政关系的条件下,给市以相当于省的经济管理权力,由市直接承担完成国家的计划和上缴财政任务的责任。
3.在全国统一计划下,国家对市实行计划单列,由市负责计划的综合平衡,按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积极发挥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
4.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统筹安排全民、集体、合营和个体经济,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
5.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
6.打破地区、部门、城乡的分割状态,在重庆建立商业、物资中心,按经济合理流向组织商品流通,做到货畅其流。
7.全面实行利改税的体制,改善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进一步健全经济责任制,改革工资奖励制度,克服统收统支“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弊病。
8.按照党政企合理分工的原则和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管理经济的要求,改革行政管理机构。
近期改革的重点主要是:
(一)改进计划体制
1.国家对市实行计划单列。市的主要计划,包括工农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能源供应、主要物资和商品的分配收购调拨、劳动工资、财政信贷、对外贸易、科技和社会事业发展计划等,由国家计委和中央各部单列计划直接下达到市和省。有关计划方面的全国性会议,市作为一个计划单位参加。省管理的计划指标,由省计委统一下达到市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