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人方案》对课程设置做了较大的调整,加强了对应用型人才技能的培养。本方案是指导性教学方案,各校可根据当地人才的需求和本校的优势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要作到既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又增强适应性。学校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课程间的衔接配合,避免重复或遗漏,同时为了照顾各个地区对专业的特殊要求,设置了选修课程,列举了几门课程。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自开设的选修课。
为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方案强化了德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正式列入教学方案,并计入学时,增设法律职业道德课,在总学时中,增大了德育课的比例。
为了加强书法和口才训练,将书法和口才的教学内容从语文课中分离出来,单独开课。根据实际部门工作需求,我们将《司法会计》《电子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列入必修课中,不具备开课条件的学校可先开设专题讲座,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开课。
婚姻与继承的关系比较紧密,也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把《
婚姻法》合并为《
婚姻法与
继承法》
三、关于课程内容
1.根据国家教委有关精神,《方案》对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做了一定调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讲授历史唯物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主要讲授社会主义部分,各校在教学中要注意同高中讲授的有关课程的衔接。
2.《思想品德》计人学时,作为考查课,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按学期分阶段进行考查,不及格者不发毕业证书。本课内容主要讲授党的基本路线与方针政策,先进人物事迹,国情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等。要作到针对性强,形式灵活多样,适合青年的特点。
3.《法律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学校学生知识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职业道德对法律院校学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课程着重于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训练,要结合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讲授法律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适当讲授司法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写作》是重要的文化基础课。本课程应侧重于应用文写作知识的讲授和写作技能的训练,写作理论可结合范文进行讲授,并要求多练习,多讲评,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同时应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要指定阅读书目,利用课余时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