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层次管理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科研和开发管理的理论,熟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提高决策能力,成为本部门、本行业的管理专家。
2.中级管理人员要学习现代管理的理论,结合本职工作改善管理,使之逐步科学化、现代化,成为本部门的管理骨干和能手。
3.初级管理人员主要是在熟悉本行业管理业务的基础上,学习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达到独立完成单项管理工作的能力。
第七条 为适应中国科学院学科多、专业分工细的特点,使继续教育内容更切合工作需要,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的重点应放在基层,其分工是:
1.研究室(独立课题组)应紧密结合课题任务,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的开展灵活多样,短小、实用的教学活动,抓紧对新进大学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加强对他们的学风、科研道德、实验技能、基础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基本素质。
2.研究所一级应在主管所领导的指导下,教育部门负责全所继续教育的规划工作,根据本所的发展战略、学科布局,支持、协助各研究室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并负责检查、督促计划的实施。结合本所公共通用的专业和实验技能开展培训活动。
3.继续教育是分院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分院教育行政部门应负责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公共通用的专业(如外语、计算机、管理知识和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学科和专业)的培训工作,加强计划指导和协调各所教学任务的实施,开展关于继续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组织经验交流。
4.各教学基地和培训中心,应成为本地区继续教育的教学基地,完成院和分院交给的教学任务。
5.中国科学院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协会和各地区分会应充分发挥群众性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探索继续教育的新理论、新方法,结合科学院的实际,主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继续教育的实践活动。
第八条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应贯彻多途径、多层次、结合科研工作的需要,细水长流的方针,基本途径是:
1.举办各类短期专题培训班、学术研讨班;
2.选派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外进修;
3.参加国内外专家、学者举办的系统学术讲座;
4.支持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5.结合本专业参加以更新、补缺扩张为目的的非学历函授教育或电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