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商务部公告2005年第109号——聚酯薄膜反倾销案期终复审裁决公告

  6、贸易转移的可能
  (1) 欧盟反倾销调查前后韩国涉案产品在西欧的销售情况变化: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数据,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在欧盟的销售数量和市场份额呈现出随着反倾销立案调查而下降的趋势。在1997年到1999年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在西欧的市场份额从14.3%增长到22.1%,销售数量稳定在4-6万吨之间。在2000年上半年到2001年下半年欧盟对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进行反倾销调查期间,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在西欧的市场份额从20%下降到了11%,销售数量从5万吨以上下降到3万吨。
  (2) 美国反倾销日落复审前后韩国涉案产品在北美销售情况变化: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数据,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在北美的销售数量和市场份额呈现出随着反倾销日落复审的立案调查而迅速下跌的趋势。在1997年到1999年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在北美的市场份额占10.3%-13.2%,销售数量稳定在6-8万吨之间。在1999年上半年到2000年上半年美国对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期间,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在北美的市场份额从13.1%下降到了6.4%,销售数量从7万吨以上下降到4万吨。
  (3) 中国反倾销调查前后韩国涉案产品在中国销售情况变化: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在反倾销措施实施之前的1998年,韩国生产企业向中国出口聚酯薄膜的数量巨大,达2万吨之多,在中国反倾销调查开始后韩国聚酯薄膜对华出口量迅速降到2000-3000吨的水平,对中国出口数量下降幅度达80%以上。
  (4)同期韩国涉案产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贸易转移的情况: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数据,在1999-2001年美国、欧盟、中国对韩国涉案产品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和反倾销调查期间,韩国涉案产品呈现出大幅度贸易转移的趋势。以日本为例,1999-2001年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从6.8%增长到11%,销售数量从4万吨增长到了6万吨以上。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在进口国对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期间,对北美、西欧和中国的销售数量和市场份额迅速下降。韩国涉案产品向日本等对其未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贸易转移。
  欧盟和美国是韩国聚酯薄膜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中国是韩国聚酯薄膜的第三大出口市场,目前欧盟和美国均对韩国涉案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如果中国终止对被调查产品的反倾销措施,受到欧盟、美国反倾销措施制约的韩国聚酯薄膜很有可能向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贸易转移。
  (三)结论
  调查表明:
  1、在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间,原产于韩国的进口聚酯薄膜对华出口仍然存在倾销。
  2、根据韩国生产商、出口商的情况或市场条件,调查机关认定,韩国聚酯薄膜存在对中国大量倾销出口的能力。
  3、在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间,韩国向未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的第三国以低价大量出口被调查产品的同类产品,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韩国很可能会将其低价出口策略运用于中国,向中国市场倾销被调查产品。
  4、欧盟和美国是韩国聚酯薄膜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中国是韩国聚酯薄膜的第三大出口市场,目前欧盟和美国均对韩国涉案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如果中国终止对被调查产品的反倾销措施,受到欧盟、美国反倾销措施制约的韩国聚酯薄膜很有可能向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贸易转移。
  综上所述,如果终止实施对原产于韩国的被调查产品的反倾销措施,被调查产品对中国的倾销有可能继续发生。
  五、产业损害继续或再度发生的可能性
  除特殊说明外,本案裁定依据的国内产业数据,均来自申请人企业。
  (一)调查期内国内产业的恢复情况
  根据原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由于原产于韩国的聚酯薄膜向中国大量低价倾销出口,导致中国国内产业生产经营状况逐渐恶化。从1996年到1998年,国内聚酯薄膜平均价格下降54.53%,销售收入减少21.36%,税前利润锐减237%,库存增加,企业失业率大幅上升,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国内产业处于全面亏损状态。1999年底采取反倾销措施后,调查数据显示,国内产业得到了初步恢复和发展。
  1、国内表观消费量
  调查期内,国内市场需求呈现增长态势。2000年至2004年,国内表观消费量分别为97,869吨、119,976吨、149,923吨、202,934吨和263,906吨,年均增长28.14%。2004年与上年相比增长30.05%。
  2、国内产业产能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产能呈现增长态势。2000年至2004年,国内产业产能分别为34,000吨、54,000吨、56,167吨、85,300吨和107,800吨,年均增长33.44%。2004年与上年相比增长26.38%,比同期国内表观消费量增幅低3.67个百分点。
  3、国内产业产量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产量呈现增长态势。2000年至2004年,国内产业产量分别为29,460吨、45,544吨、52,580吨、78,894吨和9,8665吨,年均增长35.28%。2004年与上年相比增长25.06%,比同期国内表观消费量增幅低4.99个百分点。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