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严格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及时接转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党组织要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及时组织他们参加党的活动;流动党员也要积极主动地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及时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积极主动地参加党的活动。
积极疏通党员“出口”,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要及时进行帮助教育;对经教育不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根据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组织处理。
五、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
建立健全企情民意反映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增强为群众服务意识,尊重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加强企业党组织对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改进厂务公开工作。
加强和改进企业领导机关作风建设。坚持和完善企业领导人员接待日、总经理信箱、职工座谈会等制度措施,畅通党群、干群、上下之间交流沟通的渠道。坚持和完善企业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中央企业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建立一至两个基层联系点,努力把联系点建设成为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示范点。提高工作效率,精简会议和文件,建设节约型企业,努力提高为基层和职工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党组织要发挥好协调抓总的作用,及时协调有关方面按政策解决好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建立和改进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和佩戴党徽、设置党员标示牌等多种形式,促进党员接受群众监督,规范自身行为,增强党员意识,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服务职工群众的网络,拓展服务职工群众的途径。继续开展为群众送温暖、党员和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以及多种形式的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丰富服务群众的内容,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开门抓党建,及时向群众通报党建工作情况,听取群众意见,真心诚意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坚持各级领导干部亲自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处理重要信访案件等有效工作方法,维护企业稳定,建设和谐企业。积极探索建立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对企业党建工作或重要党建活动,可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做法,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多数群众不满意的企业和单位,要在上级党组织的监督指导下进行认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