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关于印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的通知

  2.交通项目。以不通公路的村为对象,修建乡村公路,解决村民行路难的问题。

  3.通电项目。以不同电的村为对象,结合农村电网改造,辅之以小水电、沼气、风能、太阳能等,解决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4.广播电视、电话项目。以建设卫星地面接收站为主、多种技术手段并用,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因地制宜,采用有线、无线或卫星通信技术手段,解决通电话难问题。

  5.安居项目。采取政府补助、社会资助和个人自筹的办法,将现有的茅草房(危旧房)基本改造成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住房。

  6.基本农田(草场)建设项目。使农牧户有能问鼎解决温饱的基本农田地或草场,解决农牧民基本口粮需要,保障农牧民稳定增收。

  7.对缺乏生存条件的农牧户进行生态移民,异地搬迁,重建家园;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而不能实施移民搬迁的边民,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引导农牧民发展增收项目。主要包括:

  1.种养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通过示范引导,按照农牧户自愿的原则,选准产品和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促进增产增收。

  2.特色农产品项目。以发展特色农副产品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重点扶持一批立足当地优势、市场开拓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和转化增值。

  3.第三产业项目。建设和完善农村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发展集市贸易和商品流通。支持兴办各类农副产品储藏、保鲜、运销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

  4.发展特色旅游业。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历史等条件发展特色旅游。

  --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行政村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各民族群众看病难、文化活动场所少等问题。加强农村牧区适用技术推广。保护和尊重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抢救和保护人口较少民族的濒危文化遗产,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鼓励人口较少民族优生优育,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