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文化部关于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坚持德育目标,提高德育实效,调整、充实德育内容,改进、丰富德育方法
  4.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整体性的系统工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自觉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德育工作的总目标。教育司要根据这个总目标,并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艺术院校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高、中等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
  现阶段,各艺术院校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属地教育部门制定的德育大纲,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或本校的德育大纲),制定相应的德育评估指标及办法,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5.各艺术院校要按照国家教委的规定,根据各自的特点设置德育课程。特别要注意加强艺术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建设。以直接为社会和文化团体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系初中毕业后分流,学制为3-4年的美术、音舞、艺术教育、社会文化的专业和学校,其德育课程设置和德育内容应按国家教委教职(1993)17号文件规定,陆续、分别依次开设经济、政治、世界观、人生观、法律与国情、艺术职业道德课程;二年制的艺术职业高中、开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艺术职业道德课程。
  含小学、初、高中三个教育阶段的杂技、音舞和戏曲中的武功专业,可根据其专业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所规定的德育课程。但要保证完成国家教委规定的德育内容,达到其规定的德育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
  以向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人才为主要目的的艺术院校附中,除注意上述教育阶段外,在德育课程设置上,可与普通高中同步,以便和高中会考制度接轨。
  高等艺术院校的德育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认真开好国家规定的公共必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课,并保证规定的学时;在此前提下,应针对艺术专业特点和社会实际对人才的需要,适当增设人文、社会科学类的选修课程,适当开设艺术职业道德课,把艺术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各个教育阶段;开设选修课要保证质量,注意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6.要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要努力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把“活的灵魂”教给学生,既要注意教学体系的完整,又要避免内容上的繁琐。要着重解决好“理论脱离实际”和“内容上的交叉重复”问题,把“两课”教学与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防止教条化的倾向。注意解答学生思想中的实际问题,对现实问题,理论上能够讲清楚的要向学生讲清楚,不回避矛盾;一时讲不清楚的也应向学生讲明理论的开放性和发展性,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正确的思考。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要努力体现世界意识、时代意识和国情意识,增强知识性、趣味性、超前性和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处理好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坚持灌输与启发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提倡按不同专业分班上课,提高教学效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