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德育教材建设。教育司要争取在近一、两年内逐步组织编写一套适合中等艺术学校使用的德育教材,并争取在今后二、三年内,陆续组织编写几套适合中等艺术学校学生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溶于其中的专业史论课教材。开展德育教学经验交流,组织、引导艺术院校的德育课、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各马列主义学科教学联络组的作用,加强教学科研协作。
7.要结合新时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进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活动,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气氛,实施由浅入深、相对稳定的教育原则。要经常性地开设形势政策讲座,进行现实的国情教育。要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要注意发挥艺术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开展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阅读百部爱国主义作品,演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等活动。各级各类艺术院校要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进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可结合专业特点,组织排练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教学剧目、节目和展览,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要对学生大力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同时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见义勇为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努力进取、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敬重师长、团结友爱,真诚待人、勤俭朴素、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
必须注重法制教育,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和有关文化艺术方面的法规政策,并培养学生奋发上进、平等竞争的精神,以提高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素质。
8.社会实践、艺术实践是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有计划地参加军训、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精神文明共建、勤工助学、社会有偿服务等项活动。要根据艺术专业的特点,尽可能把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纳入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社会和艺术实践每学年不得少于两周。中专学生要短期地有组织地参加军训、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等活动。要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好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提供给学校的场所和条件,组织开展好实践活动。高中等艺术院校都应建立相应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将此工作制度化。
9.拓宽教育工作领域,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的渠道,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