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把学校德育工作向外延伸,使三方面教育形成合力。有条件的学校要定期与家长见面,取得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学校要注意依靠各种社会教育组织和其它社会团体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条件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10.学校德育工作把教育引导与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结合起来,提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培养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组织能力、在学生中有威信的团干部和学生干部,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学生中开展多种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活动,吸收他们参加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与学生利益有关的如伙食、宿舍管理等工作,使他们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助手。
三、树立全员德育意识,积极开展“三育人”工作,优化校内育人环境
11.德育要成为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广大教职工要树立全员德育意识,结合本职任务,承担德育工作,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12.教师在学校的育人工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把德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又要易为学生所接受。艺术院校的教学特点更有利于德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应发挥和运用好这一优势。要按照《
教师法》的要求,努力增强教师自觉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责任感。要把教书育人的情况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工资晋级等联系起来,鼓励教师兼任班主任和其他思想教育工作。教师兼任班主任应计入教学工作量,或适当发给班主任工作津贴。
13.学校的党政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管理人员都要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廉洁奉公的作风搞好管理育人。学校所制定的教学大纲、规章制度、奖惩条例以及各项政策,都应该全面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有利于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广大职工要进一步树立为人民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和为师生生活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把育人的工作体现在勤勤恳恳的工作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中。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心理指导、勤工助学指导、升学就业指导,并与培养学生的“四自”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相结合,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指导机构和研究机构,对已经建立的此类机构,应当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