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系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正确掌握建筑标准;了解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理解场地的环境并恰当处理建筑与城市、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2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建筑风格的主要特征。
3.3理解并能正确运用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4了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特征。
四、建筑结构
4.1对结构力学有基本了解。对常见荷载、常用建筑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有清晰概念;能定性识别杆系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内力图及变形形式。
4.2了解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结构的力学性能,使用范围及主要构造。
4.3了解多层、高层及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类结构形式在不同抗震烈度下的使用范围;了解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类型及选择的基本原则。
五、环境控制与建筑设备
5.1了解建筑热环境的基本理论,建筑节能设计原则,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与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设计原理,以及日照与遮阳的设计与计算。
5.2掌握天然光环境的采光设计标准与采光计算;了解建筑内部视觉对光、色的控制及人工照明节能的一般原则。
5.3了解城市环境噪声的允许标准与控制的一般原则,建筑内部噪声允许标准、建筑隔声设计与计算、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的一般原则,室内音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及音质设计的基本原则等。
5.4了解冷水储存、加压及分配;热水加热方式及供应系统;消防给水与自动灭火系统;污水系统及 透气系统;雨水集合及处理等。
5.5了解采暖的热源、热媒及系统;机房(锅炉房,制冷机房,空调机房)及主要设备的空间要求;建筑设计与暖通运行节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高层建筑防火排烟;制冷机类型及冷水系统等。
5.6了解电力供配电方式,室内外电气配线、电气系统的安全保护、供电设备,电气照明设计及建筑防雷;了解电话、通讯、广播、呼叫、保安、共用天线及闭路电视;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等。
六、建筑材料与构造
6.1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分类;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检验及检测方法,使用中的基本化学原理、尺寸稳定性及施工中的允许误差和合理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