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声像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六条 声像档案的整理
  档案部门对接收的声像档案材料应区别不同的载体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
  一、照片的整理
  (一)底片应按形成的时间并结合拍摄内容编大流水号,底片号用铁笔刻写在胶片乳剂面右下角片边处,并按底片号顺序将底片装袋插入底片册保管。
  (二)像片一般应按问题—时间或年代—问题进行分类。分类应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动。
  (三)在分类基础上组卷。每一卷内的像片都应按照排列顺序,逐张编写流水顺序号即照片号,并在文字说明部分,注明照片号及与其对应的底片号。卷内像片如与其他类档案有联系,则应填写参见号,格式为(档案类别)目录号—案卷号,例如:(文书)42—8,表示文书档案
  第42号目录第8号案卷。
  (四)编写照片说明一般应以像片的自然张为单位,遇有一组(若干张)联系密切的像片应加总说明。一组像片凡已加总说明的,其余像片应分别编写简要的分说明,并在分说明前注“*”符号。
  (五)卷内目录应以同一内容的像片(单张或一组)为单元顺序填写,题名可以文字说明为基础提炼而成,字数一般不要超过50字,并应尽量保证基本要素内容完整,大照片应与同一内容的普通照片一同组卷,单独存放,并在卷内目录的备考栏内注明“大照片”。
  (六)卷内备考表应放在案卷的最后一面,用于说明案卷内像片的整理、变动情况。
  (七)案卷标题力求简明,要能概括卷内全部照片的基本主题。
  (八)按照案卷的排列顺序填写照片档案案卷目录,并按要求入库妥善保管。
   二、录音、录像、影片档案的整理
  (一)档案部门应将接收的录音带、录像带、影片等声像资料,按照接收时间顺序以盘(盒)为单位分载体混年度编三个流水号即盒号,并分别填写登记目录。
  (二)凡归档的录音、录像、影片档案,在盘(盒)外都应注明盒号、年底、内容简要等项目,以利查找利用。
  第七条 声像档案的保管
  一、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保存声像档案的适宜温湿度为:温度13%~22℃,相对湿度35%~55%。
  二、具有防磁措施。避免接近带有磁性的物体。
  三、保持清洁,防止灰尘。接触底片的人员应带洁净的手套操作,防止汗渍污染底片。
  四、定期检查。对收藏的照片档案要每二年检查一次;长期保存的磁带应每6~12个月重绕一次,以释放磁带内部压力,对破损或变质的声像档案要及时修补、复制或作其他技术处理。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