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教育改革要适应幼儿教育的发展,把学前班教育工作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实践环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城乡学前班见习和实习。
农村学前班教师逐步实行聘用制,与当地民办小学教师或乡(镇)企业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附件:学前班保育与教育的基本要求(试行稿)
学前班保育与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
学前班应根据《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必要的卫生保健制度,保障幼儿安全、卫生、健康。
学前班应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材料、创设能吸引幼儿积极参加运动的条件,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通过开展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游戏活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如走、跑、跳跃、投掷、钻爬、攀登、平衡等),提高幼儿的速度、平衡、灵敏性等运动素质。
学前班应坚持每天做体操或韵律操。
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其中包括1小时的体育活动。
二、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学前班应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与集体的关系,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的事情,愿为集体服务。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对人亲切、有礼貌,关心别人,乐于帮助别人,能与同伴分享、合作。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喜欢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培养幼儿爱惜玩具、用具和公共财物。
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整洁、有条理以及注重安全的习惯。
培养幼儿诚实和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懂得自己的行为不要妨碍他人和集体,能遵守集体的规则。
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坚持性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语言的发展
学前班应特别注意幼儿语言的发展。教师应创造条件,通过参观、讲故事、听广播、看图书、看木偶表演、看电影、介绍优秀文学作品和表演等各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社会生活知识与经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为进入文字阅读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