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制止中小学生流失工作的通知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制止
中小学生流失工作的通知
(1991年5月18日)


  近两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少地方一度出现的中小学在校生流失量增多的现象日趋好转。1990年,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2.4%,为解放后41年来的最低点;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4.8%,比上一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但是,从全国中小学生流失数量及其影响来看,对此问题仍不容忽视。据1990年统计,全国辍学的小学生有292万名、初中生有186万名。一年有近480万名少年儿童辍学,必将导致新的文盲继续产生,影响我国社会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李鹏同志在今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讲话中说:“小孩入学率在90%以上。问题是流失现象严重。小学没有上完回到家里,又成了文盲。”在分析形成的原因时,他特别强调了“学习的内容与生产、社会生活结合得不好”的问题,因此他要求“在学校里除了学习文化,还要学习科技知识,促使其生活富裕,家庭美满,只有这样,农民学习文化才能成为真正的自觉行动。”李鹏同志的指示十分重要,他一方面概括了当前学生流失的严重性,一方面又指出了解决的根本办法。请各地教育部门遵照李鹏同志的指示,认真调查分析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制止中小学生流失的工作。
  一、要坚持依法治教,最大限度地普及初等教育,堵塞新文盲的产生。今年是《义务教育法》颁发施行五周年,又是开始实施国家“八五”计划的头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已经决定,对各地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各地教育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认真抓好宣传教育活动,作好义务教育实施规划的调整工作,并配合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好执法情况的检查。在上列各项工作中,都要注意把进一步制止学生流失作为一个重点内容,采取有力措施,力争使小学在校生辍学率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控制在一个百分点以下,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也要进一步降低。
  对学额的巩固不仅要分析当年的巩固率,更需要分析能够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情况。因此,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今年开始,首先通过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典型抽样检查,分析在15周岁人口中已受完初等教育的普及率是多少,并能切实分析一下那些未能受完初等教育的儿童少年辍学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二、要深化教育改革,端正办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全面打好基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围绕这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十分有益的试验,积累了许多很好的经验。诸城市和东丰县的经验就是其中的两个典型。他们以及各地许多典型的经验都说明,只有切实使办学形式、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同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同儿童、少年发展的实际相适应,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在校学生流失的问题。国家教委希望各级教育部门都能重视总结推广深化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大面积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