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配备政治思想好,专业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审计队伍,逐步做到半数以上的人具有中级职称,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3.以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逐步实现“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4.搞好审计信息工作,紧密围绕科研工作和审计工作重点,积极主动地反映审计工作情况,推动审计工作发展。
5.有条件的内审机构,逐步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以适应财会电算化,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6.及时总结内审工作经验,开展审计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审计理论与实务水平。
二、围绕科学院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心任务,开展多种类型审计工作。按照上述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今后三年各审计机构应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深化财务收支定期审计。财务收支定期审计在我院已开展几年,今后要在深度、广度上下功夫。
2.认真抓好经营性单位的审计。要着重抓好对各级各类公司的审计,在审计中,注意针对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完善内控制度,加强管理的建议。
3.加强对物资、器材审计。重点放在挖掘潜力,充分发挥财产物资设备的使用效益。
4.逐步开展基建投资审计。各内审机构除了要组织完成对自筹基建投资的初审和基建投资决算报表审计工作外,还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审计范围,开展对基建材料管理、单项工程项目预、决算等方面的审计。
5.开展对经济合同的审计。各审计机构对单位签订的重要经济合同要逐步做到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和调查,避免重大失误,保证单位利益不受损失。
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初步实现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建立健全审计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是审计工作上新水平的重要方面。今后三年,各内审机构要根据国家及我院的有关规定,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审计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
1.根据中科院[89]科发审字0731好号《
中国科学院内部审计工作条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或办法,进一步明确单位内审的地位和职责权限。
2.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按照“三化”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三化”的措施,争取三年内我院有80%的内审机构达到“三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