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责任制
防汛抗旱工作要建立健全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五个方面的责任制。即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并贯穿到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区)各级政府的首长,要加强以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政府的第一把手对该管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负总责,江明确一名副职专管。
分级责任制根据防洪灌溉工程所处的行业区域、工程等级和重要程度以及洪水和旱情的状况等,确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区)各级管理运用、指挥调度的权限和责任。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调度、分级指挥、分级负责。
分部门责任制明确规定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各个组成单位和部门承担的防汛抗旱任务和责任。
技术人员责任制各级防汛抗旱部门以及各项工程都要明确技术负责人,并对参加防汛抗旱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立责任制,对有关技术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当好领导的参谋。
岗位责任制在实行领导干部包括区域、包河段、包工程的岗位责任制的同时,应明确各类防汛抗旱工作人员的任务的要求,普遍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身上有担子,有责任。
三、工作制度
针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全过程,从工作的方法、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工作时间等方面,建立各项工作制度。根据各地的经验和防汛抗旱工作的需要,应重点建立健全请示汇报、值班、检查、防洪和水资源运用计划的编报、防御水旱灾害方案及其实施步骤的修订、总结及评比考核等制度。并建立健全气象、水情、雨情、旱情预测报和会商、水旱灾情统计报告、工程防守和运用、通信管理、河道清碍、人员的安全转移、经费物资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并逐项落实,使防汛抗旱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必须组织和推动有关主管部门加强防汛抗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尽量采取先进的技术,改善水情测季设施和手段,大呼加强通信网络的建设成现代化的防汛抗旱信息系统。
五、队伍建设
防汛队伍的组织,要坚持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相结合,实行军警民联防。各地防汛指挥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群众防汛队伍的组织方法,建立技术培训,抢险演习等制度,使之做到思想、组织、抢险技术、工具物料、责任制“五落实”。
防汛专业队伍要进行系统的防汛知识学习和抢险技术培训,掌握各种险情的抢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写不同人员使用抢险防汛手册,并制定专业防汛队伍工作制度。对重点防守河段、重点防守工程,应配备精干力量和比较先进和装备,组成机动抢险队,并制定组织和工作制度,以适应重大险情的紧急抢护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