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对少年儿童有特殊的重要性,它生动、形象、感人,为少年儿童所喜爱,易于为少年儿童所接受,对培养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加强少年儿童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品德,陶冶高尚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感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启迪智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初步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有利于丰富和充实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各级教育、文化部门,各有关方面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少年儿童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认真抓好。
二、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艺术素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良好的初步的基础。这是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少年儿童艺术教育,要从全面培养教育少年儿童出发,不仅要通过艺术教育给少年儿童以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各方面的技能和才干,而且要重视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寓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教育于教学和各种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的思想感情和讲文明、懂礼貌、热爱劳动、勤俭节约、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造、诚实谦虚、团结友爱、讲民主、守纪律、有毅力、讲信誉等好品德。
少年儿童艺术教育,必须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教育规律。我们需要的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的,为少年儿童所喜爱,并易于接受的艺术教育。它要有民族的、时代的特色,又要符合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能力发展的特点、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要搞好各年龄段之间的衔接,改进教学方法。少年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要克服“成人化”的作法,组织活动的各单位要加强协调,活动要适量,安排要合理,避免给少年儿童造成过重负担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少年儿童艺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面向学校,面向农村,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普及少年儿童艺术教育,首先要上好艺术教育课,同时,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群众性的艺术教育活动,校外教育机构和文化等有关部门在积极开展阵地性的艺术教育活动的同时,还要为学校开展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学校和校外教育单位,既要努力搞好各种艺术兴趣小组,又要十分重视组织普及性的艺术教育活动,形成传统,坚持下去;既要对少数有艺术特长的少年儿童加强培养和训练,又要对多数有各种艺术兴趣的少年儿童加以辅导。教育和文化部门均需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
少年儿童艺术教育,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扎扎实实,讲求实效,提倡以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活动为主,避免只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热衷于搞大活动,而不讲实效的倾向。要根据本地区不同民族和经济、文化条件,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搞出自己的特色,取得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