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认真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开展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和省级培训,完成1.2万名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任务,启动80个专业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建设工作,落实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制定《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面向社会广泛吸引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中等职业学校兼职任教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督促检查《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的落实情况,不断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继续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和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校长研修工作。
7.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制度,扩大资助覆盖面,提高资助强度。做好2007年度中央和地方财政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其他方面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逐步建立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措施为辅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
8.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
进一步推动各地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组建区域性或专业性职教集团,开展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继续推动和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办学。推动各地开展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和以人事分配制度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加强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指导和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推动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9.加强社区教育工作,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按照《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认真总结推广各地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制定《关于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继续扩大社区教育实验范围,确定一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发展多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