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6-2010年)》的通知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研究危险废物(如医疗废物、有毒化学品等)稳定化/固化及熔融资源化等安全处置技术,医疗废物能量可回收的热化学处理技术等。
  土壤污染控制和修复。以重点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耕地、污灌农区、城郊蔬菜基地、矿区、老工业场地、填埋场)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建立适合土壤污染与修复的风险评估方法、技术和设备,研发并集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可大规模应用的高效、低成本土壤环境修复技术与管理体系,开展技术示范。
  5、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重点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综合示范三个方面的工作,通过核心技术的突破,带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成套技术的产业化;通过区域层次的系统集成与示范,建立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设计。以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宗原材料或产品为对象,建立物质的提取、使用、废弃、处置和再生利用的空间正向物流模型和逆向物流模型;以机电产品、石化产品和建筑材料为重点研究对象,建立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数据库和环境影响评价软件,开发产品生态设计方法,建立生态设计标准体系。
  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针对金属矿产资源利用的重污染行业,研究开发低温非常规介质强化资源转化的关键共性技术与清洁替代工艺;针对我国特色稀土资源加工过程污染严重、资源浪费问题,研发建立多种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工艺集成技术;开发秸秆制浆造纸全流程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无污染的制革生化处理工艺替代技术,建立制革行业清洁生产与绿色产业优化链接集成技术。
  固体废物资源化。研发废印刷电路板低温热解预处理技术,研制电路板粉碎专用设备,开发玻璃纤维和塑料混合物料的分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废轮胎的超微粉碎工艺及关键设备,研发胶粉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技术,建立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研发大宗包装废物等资源化再利用产品生产技术,建立多种包装废物资源化示范工程。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示范。针对资源-能源重化工和轻工企业(群)以及高新产业园区,研发产业链延伸与链接技术,构建资源共生网络;建立工业生态示范园区。
  6、生态环境整治
  生态系统动态监测。建立高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脆弱生态系统动态观测系统,实现观测、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野外实验观测研究能力,实现野外观测、监测和研究平台的资源和数据共享。
  脆弱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研究生态承载力评估技术,评价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作用,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与区域生态的相互影响。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围绕岩溶石漠区、长江黄河上游、黄土高原、荒漠干旱、农牧交错带等典型生态脆弱区域,研究我国典型地区生态退化的成因机理,开展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试验示范。
  重大工程沿线和复杂矿区生态保护。针对南水北调、青藏铁路、三峡、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研究、分析、评估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保护对策措施,开发相应的生态保护技术;针对复杂矿区生态破坏问题,研究开发相应的生态修复和重建技术。
  海岸带生态修复与恢复。开展滨海湿地、富营养化水域、海湾生态系统以及海岛生态系统修复与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7、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
  针对可能导致饮用水源、农产品和淡水生物、大气等严重污染的累积性暴发和偶然性突发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研究开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甄别、评估、预测和预警技术,攻克典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处理处置的关键技术,建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管理模式和应急机制,形成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体系,为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和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处置提供系统方案,保障我国生态环境安全。
  (二)资源保障
  1、水资源安全供给
  水资源合理调配与管理。研制提出适合国家水网“四横三纵”总体格局建设需要的国家宏观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技术;突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重大关键技术,建立南水北调工程调度与管理技术系统;开展长江三峡工程运行后水资源管理与防洪关键技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技术等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
  城市与工业节水。重点开展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形成适用于城市景观用水、工业用水和地下回注等不同用途的配套技术;开展城市水网监控技术和用户端节水技术;开发工业节水工艺、工业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关键技术,集成开发重点耗水行业节水成套技术。
  雨洪资源化利用。研究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雨水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的成套集成技术和设备,并开展技术工程示范;研究城市洪涝控制多功能调蓄技术,开发污水和雨洪综合利用系统,研究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
  2、油气资源保障
  突破复杂天然气藏测井识别障碍,形成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初步形成天然气资源勘探的配套技术系统,探明2-3个大型油气田,资源探明度提高5%。形成完善的大型天然气田高效开发模式及配套关键技术系列,使天然气产量年增速度超过10%,保障西气东输管线长期安全稳定供气。
  发展岩性与地层油藏、复杂构造油藏和特殊岩性油藏地质理论,形成适合我国大中型油田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指导我国油气勘探重大领域的油气勘探,确定有利勘探领域和评价有利勘探目标,发现和开发一批大中型油田,新增石油探明储量50亿吨。
  提高大型油气田采收技术水平。发展高含水后期水驱综合调整配套优化技术,改善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和提高水驱采收率。实现化学复合驱油技术进入工业化阶段,微生物采油技术完成先导试验。形成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田、低渗和特低渗油气田等特殊类型油气田提高采收率的开发技术。
  形成煤层气勘探开采技术系列及规范标准,完善煤层气欠平衡钻井、完井技术系列,完成工业化开发示范,形成适合我国煤层气特点的开发模式及配套技术系列。
  3、固体矿产资源保障
  紧缺矿产资源高效勘查。重点发展中西部复杂条件快速勘查技术,开发重点发展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遥感应用技术、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轻便快速钻探技术、基于GIS的矿产综合评价技术和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方法技术等。开展中西部重点成矿带成矿规律和大型矿集区靶区优选研究,研究建立适合西部地区不同景观区矿产综合勘探技术。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评价。开发三维立体地质填图和流体地质填图技术、高分辨率金属矿地震勘查技术,大深度高精度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磁三维反演技术和多参数联合反演技术以及数据处理解释技术与软件等大深度探测技术;开展东部大型矿业基地区域成矿规律和区域找矿模式研究,开发适合不同类型矿产深部勘查的预测与综合勘查技术。
  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发展深部和复杂难采矿体开采技术,开发千米深井高效采矿技术与成套装备、深部复杂金属矿与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煤炭高产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以及大型无轨采矿成套装备;发展金属矿高效选冶技术,开发生物冶金等金属高效提取技术、复杂难处理金属矿高效选冶技术、高效选煤关键技术、选冶过程自动控制技术、大型高效节能选冶技术及装备;发展大型矿产基地资源、非金属矿资源和大宗矿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三)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