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把持久的奋斗和阶段性攻坚结合起来,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继续抓好目前正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等各类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广泛发动群众持久地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今后5年和到2010年,省上将把目前生态环境最脆弱,对改善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最具影响的,对实现近期奋斗目标最为重要的陕北风沙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作为全省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集中力量予以支持,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并带动和促进全省生态环境治理进程。
在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内,采取以县(区)为单位、分期实施、集中连片、综合配套、渐次推进的办法,重点建设“九大”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严重流失区治沟骨干工程、黄河中游、长江上中游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旱作农业示范工程、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农村能源保护工程、草地建设改良工程、荒漠化防治工程等。到2000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造林73.58万公顷;2001年到2010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1万平方公里,造林493.24万公顷,期末治理程度达到40.4%,2011年到2050年逐步完成治理任务。
通过以上重点工程的建设,把重点区域的基本农田和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建设起来,把宜林荒山和平原绿化起来,形成带网片结合、纵横交错、相互联结、结构合理的林草植被体系,使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有根本性的改观,为全省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
在抓好重点工程的同时,继续抓紧其他生态工程建设。“九五”期间到2010年前,全省其他生态建设工程是:
——在水土保持方面,抓好各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搞好贫困地区坡改梯和雨水集流工程等;
——在造林绿化方面,继续抓好平原绿化工程和其它江河流域的防护林体系建设等;
——在生态农业方面,重点建设坡耕地改造、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和农村能源示范工程;
——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建设一批重点生态防治工程,同时,进行沙产业开发,发展绿州农业;
——在基本农田建设方面,进行中低产田改造,重点抓好坡改梯、旱改水、盐碱地改良、渍害地改造以及能源开发破坏土地复垦示范工程等;
——在资源保护建设方面,重点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草地等自然保护区工程、湿地保护工程及森林公园生态建设工程等。
五、投资及效益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