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条 鉴定需损耗检材时,应商请送鉴人同意,并留存部分备用。若需耗尽检材或损坏原物时,应征得送鉴人的书面同意。
第二十七条 鉴定机构内部实行鉴定复核制度。复核鉴定人由本案鉴定人以外的其他鉴定人担任。
第二十八条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鉴定,出具鉴定结论或鉴定意见,制作相应鉴定文书。
第二十九条 鉴定人在以下情况可终止司法鉴定:
(一)在鉴定过程中发现自身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二)确需补充鉴定资料而无法补充的;
(三)鉴定委托人要求终止鉴定的。
第三十条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应当对司法鉴定案件建立司法鉴定档案。司法鉴定档案应包括司法鉴定委托书,送鉴材料副本、模型或复制品,司法鉴定记录,司法鉴定书副本以及需要留档备查的其他资料。
第三十一条 鉴定费的收取适用以下规定:
(一)刑事公诉案件,不向当事人收取鉴定费;
(二)其他案件,经申请和委托进行鉴定的,鉴定机构向鉴定申请人或委托人收取鉴定费;司法机关自行决定的鉴定,不向当事人收取鉴定费。
鉴定费收取办法和标准,由市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物价部门制订。
第六章 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
第三十二条 因对部分鉴定结论有争议,或发现新的相关鉴定材料,或原鉴定项目有遗漏,或原鉴定结论论证不够充分、准确,经司法机关决定,可以进行补充鉴定。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鉴定:
(一)鉴定机构、鉴定人不具备司法鉴定人资格、超出核定范围鉴定或司法机关临时特聘的鉴定人不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
(二)送鉴材料失实或虚假的;
(三)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
(四)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五)鉴定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同其它证据存在矛盾的;
(六)鉴定使用的仪器和方法不当,可能导致鉴定结论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