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优先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农工贸科一体化的食品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以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及骨干农产品基地为基础、工业为核心、贸易为龙头、科技为先导的大中型现代化食品龙头企业。要运用分选、保鲜、贮藏、运销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保证大宗农产品的非产丰收,减少腐烂变质等损失;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制造技术,把农产品转化成精美的工业食品,提高农产品的增值率、利用率和市场占有率。以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带动农业技术的进步,引导农产品向良种化、优质化、规模化、基地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和农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
(二)大力发展方便食品。加快利用新技术、新装备,大力发展以粮油、畜禽、水产、果蔬等为主要原料的主副方便食品、营养快餐、学生营养餐等各种方便食品,实行工厂化生产、网络化供应。
(三)突出发展软饮料业。矿泉水、碳酸饮料等行业要在前几年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改造设备,加快企业的联合重组,向规模化方面发展。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大力开发果蔬汁为主的营养性新型饮料和奶类及植物蛋白类饮料。要主动适应居民直接饮用水管道化发展趋势。
(四)加快特色食品开发。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旅游食品已成为当今国际流行的食品。要针对婴幼族、学生族、上班族、老年族、旅游族、康复和特殊职业族等不同消费群体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我省已有的自然资源、待开发的山水可食资源和我国“药食同源”的原理,大力拓展食品工业新领域,发展新型特色食品。
(五)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发展水平。现有传统优势产品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提高标准,改进工艺,优化质量,使之可持续发展。水产加工制品、啤酒、冷冻饮品、罐头、味精等产品,要进一步提高集约化程度,增强竞争力,占领更大的市场;卷烟和黄酒要在稳定提高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档次,巩固基地、集中优势、打响品牌、扩大市场;茶叶要在提高精制茶质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综合利用产品和茶饮料;盐业重点是提高质量,改进包装,保证加碘食用盐的供应;酱油、食醋要坚持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稳定提高产品质量,使消费者吃上“放心酱油、放心食醋”。
(六)加快出口食品的发展。要研究国际食品发展新动态,加强国际交流,生产符合外国人消费习惯的产品。重点开发绿色食品、果蔬食品、畜禽肉制品、水产加工品和具有我省特色的各种食品。食品出口生产企业要努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提高产品档次,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工作,主动与国际化标准接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