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种畜禽管理。按照《
种畜禽管理条例》和《
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严格实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开展种畜禽质量监测,打击非法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种畜禽。
(三)强化兽药和饲料管理。按照《
兽药管理条例》和《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加强对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管理,坚决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药物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浙江省林业现代化建设规划
(浙江省林业厅 2000年1月)
根据《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的要求,结合林业生产实际情况,为明确我省林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和重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特制定《浙江省林业现代化建设规划》。
一、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省林业现化代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省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施《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以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减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林产品的社会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山区经济振兴,早日实现现代化为目的,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特色林业,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发展林产品的综合开发和深度加工,大力扶持林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项目、龙头企业,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林产品市场网络体系,逐步实现林产品种养加、产供销、贸工林、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我省林业现代化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稳定在9500万亩左右。到2010年,全省建成经济林、竹林、速生丰产用材林等商品林业基地4000万亩,生态公益林3000万亩,兼用林2000万亩,初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建成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林业自身规律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生态环境优化,森林质量明显提高,林产品量多质优,森林资源高效利用,森林资源加工利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并保持在60%以上。林业行业社会总产值指标,2002年达到500亿元,2005年达到600亿元,2010年达到900亿元。
二、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
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省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一是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以钱塘江、瓯江等水系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高标准平原绿化,太源流域防护林,退耕还林,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生态型国有林场,城镇绿化工程等九大林业生态工程为骨干,建设好3000万亩生态公益林,逐步达到林种树种结构优化,生物种群配置科学合理,生态屏障效能有效发挥。二是加速林业产业发展。着力优化第一产业,重点抓好竹林、名特优经济林、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商品林业基地,积极实施百万亩千元山高效林业示范工程,进而带动和促进全省千万亩千元山高效林业基地和4000万亩商品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重点抓好花卉种苗,森林旅游,竹木制品加工(新型人造板,新型建材),森林食品加工(森林果蔬的保鲜、贮藏、加工,森林药品的加工),林产化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扶持一批林业产业骨干项目和龙头企业。争取到2005年,在全省形成20个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利税超过500万元(其中10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达到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林业龙头企业,带动整个林业产业的发展。
(一)商品林业基地建设。
1.竹林。全省现有竹林面积936.8万亩,其中毛竹792.2万亩,杂竹144.6万亩。毛竹蓄积量9.1162亿株,林分亩均立竹108株。竹林发展的重点是改造毛竹林低产林,使竹林亩均收益由原来的200多元提高到800多元。根据立地条件,适当新造部分速生林、笋竹两用林、食用竹笋基地,竹林总面积达到1000万 ̄1200万亩;林分亩均立竹量提高到150株以上,蓄积量12亿 ̄15亿株以上。
2.名特优经济林。全省现有经济林面积1649万亩,但有相当部分品种品质劣、产量低、效益差,需要逐步加在改造提高。经济林基地建设的重点是低效林改造,同时适度发展一些新特优品种。通过改造和培育,使亩均收益由原来的300多元提高到800元以上。大力发展珍稀干果、名贵中药材、优质水果商品生产基地,总规模达到2000万亩左右。重点发展以山核桃、香榧、银杏为主的珍稀干果基地,以食用笋、香椿为主的森林蔬菜基地,以柚类、青梅为主的山地水果基地。
3.用材林。重点调整用材林基地的树种结构,发展我省短缺的工业原料林、珍贵用材树种、珍稀阔叶树种、菇木林。大力营造杨树、国外松、黑荆树等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到2010年达到1000万亩。加强原有大面积杉木林基地的扶育管理,增强扶育力度,培育大径材。
(二)花卉种苗基地建设。
我省素有“东南植物宝库”和“花木仓库”的美称。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花卉植物1230多种,栽培品种达360多种,是全国最大的观赏花木生产和销售省份,花木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区,输出花木占全国花木出省量的32%。我省也是全国商品盆景三大出口基地之一,年出口商品盆景20多万盆。特色花木品种丰富,在中国的名花中,盛产于浙江的有梅花、杜鹃、兰花、水仙、菊花、荷花、桂花、茶花等。我省花卉种苗业的发展重点,一是充分发挥丰富的品种资源优势,重点开发和扩大特色花木品种的栽培面积和生产规模,按照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建立适度规模、高质量的花木生产基地,提高特色花木品种的商品率。同时,开发研究和引进新品种,建立花卉种苗基地,把花卉种苗培育成一个产业。二是积极发展花卉配套产品,如花肥、花具等。三是提高花木生产流通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花卉种苗的生产面积和产值由目前的14.6万亩、15亿元,到2005年增加到30万亩、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