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浙江省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浙江省林业现代化建设规划》、《浙江省渔业现代化建设规划》四

  (三)森林旅游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那种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为人们提供休憩、观光、度假、科普服务的森林旅游业正在兴起。我省森林景观资源丰富,全省有特色、有风景优势、可供森林旅游开发的景点达70多处。发展森林旅游业的重点:一是扩大森林公园的数量和面积;二是按照不同的景观资源、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市场定位,分层次进行规划建设;三是进一步挖掘、开发、完善森林公园的景点,提高品位;四是加强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设施;五是构建和完善森林旅游网络;六是以宣传“走向自然、认识自然、保护环境”主题为契机,扩大对外宣传,加大森林旅游的促销力度。到2005年,全省森林旅游业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5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5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四)竹木制品加工业。
  竹木制品加工业是带动山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全省有竹木制品加工企业1.25万家,总产值近200亿元。竹木制品加工业要在继续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人造板、竹木日用品、竹木工艺品与玩具三大系列产品加工的同时,重点发展人造板新板种、新型建材、装饰用材、包装用材、家具制造用材,如水泥刨花板、水泥木丝板、中高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的二次加工、细木板、小径材胶合板、竹胶板、竹木复合板等。加大力度引进开发竹产品深度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大力发展竹材深加工、精加工。扶持木制日用品、工艺品、玩具的生产和出口创汇。
  (五)森林食品加工业。
  近年来,森林绿色食品在人们的食品结构中的比重正悄然增加,国内和国际市场前景看好。充分发掘我省生物资源多样性的潜力,发展我省森林食品加工业,重点发展森林蔬菜、竹笋及板栗、杨梅、柑桔等大宗经济林干鲜果品的深加工,开发加工系列产品。香菇等食用菌发展要控制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发展深加工,向减少资源消耗,提高效益转变。同时大力推广短轮伐菇木林培育技术,实现香菇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林产品加工项目的布局,根据经济林基地的分布情况和加工企业的现状,重点改造和发展竹笋主产区的竹笋深度加工,丽水的食用菌加工,诸暨、新昌、建德的板栗加工,临安的山核桃加工,湖州、杭州的青梅加工,遂晶的森林食品加工,常山的胡柚加工,衢州、台州的柑桔加工,浦江、嵊州的桃形李加工,义乌、兰溪的枣加工,台州的枇杷加工,慈溪、余姚、仙居的杨梅加工;同时根据经济林基地投产情况,新建3 ̄5条规模为5000 ̄10000吨的森林果品加工生产线。
  (六)林产化工。
  林产化工在我省有一定的基础,要稳定发展现有的传统产品,研究开发新型产品,重点发展杭州、湖州的活性炭生产,丽水、杭州的松香深加工,温州的黑荆拷胶、杜仲胶生产。研究开发人造板的防水剂、胶粘剂、森林天然药物以及天然色素、香料等新产品。
  (七)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加工业。
  我省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23种,省重点保护动物73种。其中毛皮兽36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动物129种,还有数量可观的食用动物资源和工业原料动物资源,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野生动物驯养作为一项新的养殖业正在我省兴起,主要驯养繁殖种类有梅花鹿、兰狐、银狐、孔雀、鸵鸟、七彩山鸡、野鸭、野猪及各种蛇类。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加工业的发展,要以“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为原则,在抓好野生动物保护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主要发展梅花鹿、扬子鳄等珍稀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及蛇类、鸟类、龟类等一般性保护野生动物的合理开发利用。
  三、林业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继续贯彻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国土绿化方针。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有效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继续实行政府领导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责任制,严格标准,严格奖惩。
  (二)深化林业经营机制改革。吸引社会各方面、各种所有制投资林业开发,进一步发展各类林业股份合作制,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鼓励林农或其他独立法人以资金、实物、技术、土地使用权、劳动力等入股,组建各类林业股份合作企业,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三)实施科教兴林战略。认真实施林业种子种苗工程,推广良种良法、丰产高效栽培模式,提高林产品的品质,提高林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大林业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研究力度,增强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开发新产品、系列产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速林产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林产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发展林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四)分类经营。划分公益林和商品林,按照不同的生产经营目的,实行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定向培育,分类经营。制订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效益补偿管理办法。
  (五)积极培育林业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要求,加强基地建设,培植一批规模适度、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影响力强、经济效益高的林业产业骨干项目和龙头企业;坚持“谁有能力谁当头”,不管是国有、集体、股份合作制还是个体、私营林业企业,一视同仁。通过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林一体化经营。
  (六)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加强林业基地的规划设计、林产品市场行情的分析预测和名特优新良种壮苗供应等产前服务;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先进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等产中服务;加强林产品流通市场和购销网络建设等产后服务。
  (七)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发挥我省林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和沿海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开发我省的林业资源,特别要引进国外优质种苗、先进设备、先进加工工艺和技术,加快对传统林业的改造,提高林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水平。进一步扩大林产品的出口创汇,大力发展外向型林业经济。
  (八)加强人才培养。造就培养一大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市场意识强,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较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林业企业家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林业科技队伍;加强林业技术的推广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的整体素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