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北京市法院贯彻〈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实施意见》的通知

  (二)试行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的工作
  建立科学的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立案、送达、开庭、宣判、结案等关键环节进行合理分工和跟踪管理,使部分审判权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形成比较完备的、运行良好的审判监督与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审判效率,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确保程序公正。从全市已实行这一制度法院的情况看,做法不一,尚未形成比较成功的经验;又鉴于各法院案件数量、案件繁简分流程度、人员素质状况等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实施意见第4条规定,第一步高级法院先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抓好试点工作;第二步再全面试行。这样既有利于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稳,避免在全市范围内反复,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各法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摸索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
  (三)当庭宣判率问题
  现行法律对宣判的形式简单规定了“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两种。鉴于近几年全市法院收案逐年大幅度上升,审判压力很大,以及社会各界对公开审判的案件不能当庭有审理结果反映强烈等情况,法院应逐步提高“当庭宣判”这一形式的比率。因此,实施意见第5条提出,要“努力提高案件当庭宣判率”,其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审判效率,进一步增强庭审工作的时效性和审判工作的透明度,全面落实好公开审判制度,同时也可以减轻当事人的讼累,扩大公开审判的效果,促进司法公正。实施意见所提“当庭宣判率”是广义上对案件的处理,即“当庭宣告案件审理结果的比率”,从形式上讲,包括对案件的判决、裁定,也包括调解;从内容上讲,包括一次开庭、当庭宣判,也包括多次开庭,但最后一次实质性的法庭调查与宣判在同一庭的情况。鉴于目前实践中存在着制约当庭宣判的各种因素,因此,实施意见第5条提出要加强对此问题的调查研究,着力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努力在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使案件的当庭宣判率稳步提高。
  (四)各项审判方式改革问题
  各项审判方式的改革是司法改革最活跃的内容之一,刑事诉讼制度经过刑诉法和刑法的修改,已逐步趋于合理,需要强调的是依法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权,提高二审开庭率,提高自诉案件质量等几个方面;民事诉讼制度尽管在1991年颁布的民诉法中吸收了以往审判方式改革的成果,较之于1982年的民诉法(试行)的规定进了一大步,但职权主义色彩仍然过重,对当事人权利的保障显得疲软;行政诉讼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庭审审查方式、裁判形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各项审判方式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鉴于近年来本市法院的各项审判方式改革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以及发展尚不平衡的情况,实施意见就如何深化各项审判方式改革的重点作了安排,其中绝大部分是目前审判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改革,另外提出的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如在民事、经济、知识产权审判方式改革中建立举证时限和在审查申诉、再审申请工作中试行迳行驳回制度等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
  (五)案件审理简易程序的适用
  进一步扩大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和审判效率。这不仅是适应审判任务日益繁重的需要,也是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同时也符合当今世界司法制度的发展潮流。为此,实施意见第7条对民事、经济、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改革工作作了明确具体的安排,其目的就是使基层法院在案件审理工作中多适用简易程序。对于刑事案件,由于目前法律规定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搞扩大适用简易程序的工作,但必须搞好调查研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个别尝试,并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向立法机关提出修改法律的意见。
  (六)公开认证问题
  认证问题在审判方式改革工作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认证是庭审的关键,只质证不认证,案件事实仍然不清,只有认定证据后事实才能确定。作为法官,在当事人举证、质证后,应对证据的有效性及相关问题公开表态,并说明理由和法律依据。基于上述考虑,实施意见第8条对公开认证作了规定,明确提出,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公开认证的方式,并强调定案的证据应在裁判文书中确认。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定案证据的随意使用起到积极的制约作用,也可以增强案件审判的透明度。
  (七)裁判文书的改革工作
  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体现,是司法公正的最终载体。当前,裁判文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质证中有争议证据的分析、认证,增强判决的说理性。为此,实施意见第11条从提高裁判的公信度出发,对裁判文书的改革作了明确规定;同时,从提高审判效率出发,提出了制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经济案件的制式化裁判文书样式和探索、完善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刑事案件的裁判文书样式的要求,这是与适用简易程序的改革工作配套而行的。这样做,对当庭宣判、提高工作效率无疑大有禅益。
  二、关于审判组织形式改革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