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2000年度湖北省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
 2000年度湖北省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鄂政办发〔2000〕120号 2000年6月21日)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省国土资源厅《2000年度湖北省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00年湖北省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省国土资源厅 2000年5月11日)

  一、1999年地质灾害基本概况
  1999年,全省发生各类较大规模地质灾害225处,种类有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塌陷、泥石流、山体开裂等。主要分布在鄂西中低山区,其次为鄂东低山丘陵区,涉及武汉、应城、巴东、恩施、建始、来凤、鹤峰、宜昌、黄石、五峰、长阳、兴山、远安、十堰、竹山、竹溪、郧西、郧县、通城、通山、英山、罗田等市、县。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12人死亡、毁田9249亩,威胁3353户居民的安全,直接经济损失约9500万元。各类地质灾害中,以滑坡、崩塌数量最多,发生时间,以汛期为最多,即5、6、7三个月。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有:应城市盐化公司王井采区地面沉降、鄂州市涂桥村程潮大湾地面变形、南漳县巡检镇打鼓台村崩塌、五峰县渔洋关镇佛神岩崩塌、滑坡等。
  总的看,1999年度由于大部分地区雨水偏少,受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少于上年。地质灾害数量与危害程度属中等年份。由于各市、县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去年4月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佛神岩发生崩塌、滑坡,由于灾前市、县两级地矿局调查及时,预报准确,及时划定危险区并组织群众搬迁,避免了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2000年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从2000年1~4月和多年来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基本规律分析,每年地质灾害的数量与危害程度,除受特定的地质环境因素影响外,主要与降雨,特别是暴雨的范围与强度有关,其次为不当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在矿山、道路切坡地段也时有滑坡、塌陷等灾害发生。如1999年元月22日,应城市盐化公司王井采区相继出现院墙倒塌,建筑物、道路开裂,地面管涌等情况,随之出现大面积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波及范围达4.4万平方米,累计最大沉降量达3.04米。倒塌毁损民宅38栋、职工住宅40套,涉及299人;导致王井采区生产设施和电力设施严重损坏,对企业生产和职工、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经初步统计,因采区地面沉降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4万元。2000年元月宜都松木坪镇庙河村发生地面变形,造成十几户居民房屋开裂。2月28日秭归县两河口镇上石仓村秦家坪发生滑坡,规模约20万立方米,毁坏民房138间,直接经济损失180万元,由于预报准确,未造成人员伤亡。4月6日,武汉市青菱乡烽火村岩溶地面塌陷,形成18个塌陷坑,最大陷坑直径达63米,造成10栋房屋倒塌。由于当地各级政府采取的措施得力,使150户860人及时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从产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因素看,西部中低山区和东部丘陵山区历来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区,加上暴雨或不当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2000年有可能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的主要地区为:
  (一)鄂西中低山区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