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优质牧草推广和产业化开发。扶持优质牧草品种的引进、选育、推广,加强草畜配套生产技术的研究,推进牧草种子产业化,全省形成4个不同区域的牧草生产试验基地。
11.林木新品种引进、示范与苗木的产业化开发。重点抓好优良造林、园林绿化树种、经济林果的引进开发,加快美国红栎、山杜英、抗病杂交松、抗病马尾松、杂交马褂木、金丝垂柳等绿化树种的开发力度,形成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苗木产业,为我省及西部大开发提供优良绿化苗木。
12.园艺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种苗产业化开发。重点示范推广西(甜)瓜、早熟富士苹果、优质梨和小水果、观叶植物、盆栽花卉等新品种,开发出一批种苗产品,形成一批园艺种苗产业化生产企业。
13.无公害蔬菜、茶叶的产业化开发。选择无公害生产环境,应用蔬菜、茶叶新品种,采取无公害栽培技术,生产出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蔬菜,按照产业化运行的机制,开发出一批无公害品牌蔬菜和1--2个无公害(或有机)茶叶品牌产品,形成一批无公害蔬菜、茶叶生产企业。
14.主要优势水产养殖品种品质改良与深度开发。重点抓好性状退化或混杂的优势主养品种,如河蟹、四大家鱼等的提纯复壮与种质改良,改进养殖技术、优化养殖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规模优势与质量优势,创建2--4个品牌产品。
15.地方特色水产品的驯化养殖与产业化开发。重点对具有一定市场和技术基础的地方优势品种,如长吻鲍、河 、鳜鱼、青蛤、泥蚶、梭子蟹等长江、太湖、洪泽湖及沿海的特色品种,加大驯养繁殖与示范推广力度,并形成区域性新品种开发基地。
16.水产新品种引进、示范与产业化开发。重点引进经济价值高,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适合出口、易于加工和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鲟鱼、斑点叉尾鱼回、牙鲆等鱼类及虾、贝、蟹、龟类新品种,形成产业化经营,并选择2--3个品种进行养、加、销链式开发,创建1--2个优质水产加工品牌产品。
(二)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在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支持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新型专用肥料、畜禽多联疫苗、无公害饲料、林木病虫害治理及农业新材料等的开发,形成一批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投入品。
1.新型复配农药、新型专用肥料、新型生化制剂的开发。重点开发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复配农药开发,并形成批量生产;根据不同植物品种的需求,重点开发园艺和特种经济作物新型专用肥料,并形成批量生产;新型生化制剂的产业开发。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