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型兽(鱼)药、饲料、生物饵料开发。重点开发高效、低毒、少残留兽药、鱼药、无公害饲料及生物饵料,并实行产业化,形成一批品牌产品。
3.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材料。适合蔬菜、花卉、速生苗木等栽培用新型基质材料的开发,设施园艺、水产养殖工厂化设施及环境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开发,并形成品牌产品。
4.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农业生产管理多媒体系统、农业生产计算机模拟、农业生产支持决策管理并制作成光盘。
5.农业综合生产技术的集成配套。重点加强现有农业生产技术的集成配套,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覆盖率与到位率。
(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切入点,重点支持以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示范、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按照农业科技企业机制运作,以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新机制示范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在全省建设13个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4个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实施科技与市场、产品与市场的对接。
园区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论证,使园区特区明显,带动区域性主导产业发展,使园区成为引进新品种的窗口,展示新技术、推行新机制的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的样板。
(四)农业技术、管理人才的培训。为推进农业品种、技术更新,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农业技术人才、专业生产大户、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管理人才,为江苏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知识更新工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工程配套的技术培训,作为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在项目中配套实施;二是对带有共性的、普及性的知识培训,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知识、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标准化等方面,旨在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整体素质。具体分省市县三级实施,省级重点对高级技术人才、市县农业领导干部、市县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省级工作重点是加强教材建设、培训基地建设,举办师资培训和高新技术培训;市、县级重点对农技推广骨干、农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
三、组织管理
为保证三项工程实施的质量,提高项目实施的效果,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与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农业三项工程领导,省政府已决定成立省农业三项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全省农业三项工程建设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省农林厅,由省农林厅、财政厅、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的有关同志组成。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实施进展情况和重大事项,会同省有关部门发布年度项目指南、编制年度项目计划、组织项目招投标、开展项目检查、交流、总结、评估、验收、奖惩等管理工作。办公室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重点事项报领导小组审定。市县要参照省里做法,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市县农业三项工程领导和组织实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