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稻田养殖的意见》的通知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印发
 《关于加快发展稻田养殖的意见》的通知
 (皖农渔[2001]15号)


各市、县(市、区)农委,农牧渔业、水产局:
  现将《关于加快发展稻田养殖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稻田养殖是对稻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稻鱼共生、粮渔互促、增产增收,是高效生态农业的好模式,是一项具有提高综合效益的农业生产项目。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稻田资源,加快发展稻田养殖,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要高度重视稻田养殖工作,把加快发展稻田养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点。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抓实,抓出成效。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推动我省稻田养殖快速、健康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二00一年二月七日
            关于加快发展稻田养殖的意见
             (二00一年二月五日)

  为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稻田资源,加快发展稻田养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现对加快发展稻田养殖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稻田养殖的重大意义
  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加快发展稻田养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稻田养殖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又增鱼、增粮、粮渔互促,增产增收,是典型的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项目。发展稻田养殖,扩大了养殖生产的潜力和空间,改善了水产品品质,提高了渔业经济比重,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二是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稻田养殖一般可增加收入几百元,高的可达上千元,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好,同时容易学习,便于掌握。三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好方式。稻田养殖是一种内涵扩大再生产,是对稻田资源的综合利用,立体开发,不破坏农田的基本结构和粮食生产能力,还能获得水稻增产、鱼虾蟹丰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各地的实践表明,稻田养鱼具有明显的增水、增收、增粮、增鱼和节地、节肥、节工、节支的“四增四节”效益,对于稳定粮食生产,增加食物总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四是生态农业的好模式。稻田养殖融种稻、养鱼、蓄水、增肥地力为一体,省除草,减少虫病,稻鱼共生互利,形成养殖稻田的局部良性生态循环,实现了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容与统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稻田养殖既是抓菜篮子,也是抓米袋子,又是抓群众的“钱夹子”,是一项一举多得、利国利民、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和农(渔)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实施,加快发展稻田养殖。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