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国土房管局
关于2001年度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1〕4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的批示精神,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二00一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01〕17号)要求,市国土房管局编制了《2001年度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该预案已经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有关地区、部门参照该预案尽快编制本地区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并请认真做好防灾工作。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五月三十日
2001年度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市国土房管局 二00一年四月十八日)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北京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矿山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京地区各类地质灾害已造成巨大损失,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做好今年全市汛期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要求,结合本市防汛工作具体情况和地质灾害的特点,制定本防灾预案。
一、北京地区主要地质灾害
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分布在本市山区,主要灾害类型为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和崩塌。
(一)泥石流。泥石流是北京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主要分布在密云县北部、怀柔县中部、延庆县东部、昌平区东部及平谷县等山区,影响面积1300余平方公里。本市共有泥石流沟584条,潜在泥石流沟232条,受威胁村庄242个。
(二)滑坡。北京地区自然滑坡发生较少,规模不大,危害较小,而人为滑坡较多,危害较重。近年,本市山区发生的几处较大滑坡,主要是由于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诱发的。
(三)崩(滑)塌。北京地区崩(滑)塌比较发育,分布广泛,危害较严重。据1991年调查资料:全市山区有崩塌3850处、滑塌30700处,规模从几立方米至几十立方米不等,最大达几百立方米以上,多数发生在大雨之后,严重的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是泥石流的土石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