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学分类管理体制;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基本建立一套符合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人才成长规律的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逐步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原则是: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先易反难、分步到位。突出重点,就是以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为重点,在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方面取得突破。积极稳妥,就是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充分考虑单位、个人等社会承受力,把握好工作时机、力度和进度,既体现改革的要求,又保持社会的稳定。先易后难,就是从已有一定经验,条件较成熟,基础较好的单位、地区入手,逐步在全省推开。分步到位,就是从单项改革开始,配套跟进,逐步实施,稳步推进。
二、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1、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我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省的有关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与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可依据合同实行解聘和辞聘。在聘用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按岗聘用,规范聘用行为,保障单位自主用人和职工自主择业,维护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2、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在编制总额和各类人员结构比例标准内,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
对单位领导人员,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改革单一的委任制,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委任、考任等多种任用形式。任用的单位领导人员,按照中央和我省的有关规定确定其职员等级。
对专业技术人员,强化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建立政府宏观指导下的个人申请、社会评价和单位自主聘用的机制。对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事关公共利益、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才能胜任的岗位,逐步建立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实行执业准入控制。
对管理人员,推行职员制度,建立体现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资格经历、岗位需要的职员等级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