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继续保持绿化优势。把城市生态走廊和城郊绿化带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积极选用、推广能吸收大气污染物的花种、树种,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整体水平,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6.依法加大儿童活动设施的监管力度。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条例》,加强儿童游乐设施及体育活动设施的质量监测、安全监察,确保各项设施安全达标,保障儿童有安全的活动环境。
7.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建设多功能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引导儿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儿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8.重视社区儿童文化环境及活动场所的建设,将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加强市、区、镇(街道)和社区儿童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管理,发挥社区功能,为儿童提供优质服务;依托市、区、镇(街道)、社区四级图书馆网络,开辟儿童图书阅览馆(室);开发建设儿童网上图书馆,为儿童提供精神食粮,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
9.加强体育设施的配套建设与管理。加大市区、街道、社会各级、各类体育场所的建设,因地制宜、多元化投资,建设小型便利、适合儿童活动的场所,丰富儿童活动空间;加强对社会体育工作的指导和社会体育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行科学管理。
10.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严格审查儿童图书、报刊、影视、动画等作品,“扫黄打非”常抓不懈,营造文明、健康的文化环境。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儿童活动场所举办对儿童有害的演出、展览等活动,为儿童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11.规范网络信息管理。出台网络信息管理地方性法规,强化社会监督职能,清除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在网吧经营场所出示警示牌和举报电话,限制儿童使用网吧。
12.广泛开展环保教育。全面开展“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达标工作,组织丰富多彩的儿童环保活动,鼓励儿童积极参与、自觉行动,强化儿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13.加强儿童科普教育。健全儿童科普组织网络,壮大儿童科普工作者队伍,定期举办科技展览和科普讲座,组织开展课外科学小组活动,为儿童提供参与科学实践的场所和机会。
14.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急救知识培训,使家庭成员和教养哺育人员了解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提高处理意外事故发生的应变能力,减少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15.扩大儿童文化交流领域。组织开展儿童文艺活动,提高儿童艺术才能和素质;加强与港、澳、台及世界各国的儿童文化交流,积极引进、输出国内外优秀的儿童文艺作品,扩大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对儿童的影响。建立奖励制度,大力推动儿童文艺作品的创作、出版和影视音像制品的开发。
16.为儿童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各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应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保护儿童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增办儿童节目和儿童专栏,满足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全社会营造“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办实事”的良好氛围。
17.加强广告管理。严格审理各类广告,鼓励制作、播放儿童公益广告,严禁传播有损儿童身心健康的广告。
18.加强儿童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完善儿童食品、玩具、用品等主要儿童产品质量的监督机制,加强儿童产品生产企业的标准备案和登记管理工作,定期对儿童主要食品、玩具、用品进行抽查,提高其安全质量,确保儿童身心健康。
19.公共场馆向儿童提供公益性服务。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等公共科技、文化、体育场所,在节假日向儿童提供优惠服务,免费或低价向儿童优惠开放。
20.倡导企业支持、参与儿童事业发展。积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参与社会性儿童公益活动。
21.强化收容遣送管理,为困境中的儿童提供庇护和援助。尽快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收容遣送管理条例》,设立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发挥其收容、教育、遣返作用;加强与流出地的沟通协调,减少流浪儿童回流现象。打击弃婴、溺婴等违法犯罪行为,关注弃婴的收养、送养和社会救助。
22.发展残疾儿童保健康复事业。建立残疾儿童报告制度,按需建设残疾儿童康复指导机构。医疗保健机构要对残疾儿童及家长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
23.建立健全儿童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加大儿童福利事业投入,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设立重大疾病和贫困家庭儿童社会救治基金并完善管理办法。
(三)具体指标
┏━━┯━━━━━━━━━━━━━━━━━━━━━┯━━━━┯━━━━┓
┃ │ 达标时间 │ 2005年 │ 2010年 ┃
┃序号│目标、指标 │ │ ┃
┠──┼─────────────────────┼────┼────┨
┃1 │净化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 │ │ ┃
┠──┼─────────────────────┼────┼────┨
┃(1) │空气污染指数 │≤75 │≤75 ┃
┠──┼─────────────────────┼────┼────┨
┃(2)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 │≤57 │≤56 ┃
┠──┼─────────────────────┼────┼────┨
┃(3) │自来水水质综合合格率(%) │≥98.5 │≥99.5 ┃
┠──┼─────────────────────┼────┼────┨
┃(4)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98 │≥98 ┃
┠──┼─────────────────────┼────┼────┨
┃(5) │中小学幼儿园“绿色学校”达标率(%) │≥25 │≥50 ┃
┠──┼─────────────────────┼────┼────┨
┃(6)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16 │>16 ┃
┠──┼─────────────────────┼────┼────┨
┃(7)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5 │≥48 ┃
┠──┼─────────────────────┼────┼────┨
┃(8) │特区城市污水处理率(%) │≥65 │≥80 ┃
┠──┼─────────────────────┼────┼────┨
┃(9) │特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
┠──┼─────────────────────┼────┼────┨
┃(10)│特区外卫生厕所普及率(%) │96 │100 ┃
┠──┼─────────────────────┼────┼────┨
┃2 │优化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 │ │ ┃
┠──┼─────────────────────┼────┼────┨
┃(11)│3岁以上儿童接受安全教育率(%) │100 │100 ┃
┠──┼─────────────────────┼────┼────┨
┃(12)│中小学交通安全队建立率(%) │≥48 │≥58 ┃
┠──┼─────────────────────┼────┼────┨
┃(13)│政府新建住宅区儿童活动场所(平方米/户) │≥2 │≥2.2 ┃
┠──┼─────────────────────┼────┼────┨
┃(14)│人均公共体育场所面积(平方米/人) │1.0 │>1.0 ┃
┠──┼─────────────────────┼────┼────┨
┃(15)│公共场所主要卫生指标合格率(%) │≥90 │≥95 ┃
┠──┼─────────────────────┼────┼────┨
┃(16)│学校卫生监测合格率(%) │≥90 │≥95 ┃
┠──┼─────────────────────┼────┼────┨
┃(17)│儿童公益广告占公益广告的比例(%) │5 │≥5 ┃
┠──┼─────────────────────┼────┼────┨
┃(18)│交通设施完好率(%) │≥95 │≥98 ┃
┠──┼─────────────────────┼────┼────┨
┃(19)│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检测合格率(%) │100 │100 ┃
┠──┼─────────────────────┼────┼────┨
┃(20)│公共儿童体育设施安全达标率(%) │100 │100 ┃
┠──┼─────────────────────┼────┼────┨
┃(21)│中小学幼儿园体育设施安全达标率(%) │100 │100 ┃
┠──┼─────────────────────┼────┼────┨
┃(22)│儿童食品质量合格率(%) │≥90 │≥95 ┃
┠──┼─────────────────────┼────┼────┨
┃(23)│进口主要儿童食品受理报检合格率(%) │96 │98 ┃
┠──┼─────────────────────┼────┼────┨
┃3 │保护弱势儿童 │ │ ┃
┠──┼─────────────────────┼────┼────┨
┃(24)│收容流浪儿童的回归安置率(%) │90 │>90 ┃
┠──┼─────────────────────┼────┼────┨
┃(25)│残疾儿童报告建卡率(%) │95 │97 ┃
┠──┼─────────────────────┼────┼────┨
┃(26)│残疾儿童康复率(%) │90 │>90 ┃
┠──┼─────────────────────┼────┼────┨
┃(27)│孤残儿童福利院建立(所) │3 │>3 ┃
┠──┼─────────────────────┼────┼────┨
┃(28)│贫困家庭儿童资助率(%) │100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