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房屋出售单位应当在出售住宅前制定住宅使用公约,在房产部门监督下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并与之签订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合同副本报市房产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 新建房屋出售单位与房屋销售人签订住宅买卖合同时,应将住宅使用公约、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作为销售合同的附件。
  第三十五条 开发建设单位以及其他建设住宅的单位,不得将住宅的共用部位、设备或者公共设施(包括自行车棚以及批建公共设施场地及室内外楼梯间、厅间、走廊)的所有权、使用权单独转让、转卖。
  第三十六条 动迁的无偿安置住宅产权归政府所有,由市房产部门明确产权并进行产权登记后,委托物业管理企业管理。
  第三十七条 开发建设单位以及其他住宅出售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规定的保修期限、保修范围承担住宅设备、设施的保修责任。
  第三十八条 新建住宅入住前应由物业管理企业进行接管验收。
  住宅建设期间遗留的质量问题及丢失的设备由建设单位负责解决以及维修和配置。
  第三十九条 前期住宅使用公约至业主大会或者业主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新的业主公约生效时终止。
  第四十条 公有住宅出售后的前期物业管理由公房出售前的管理单位实施。
第六章 物业经费与管理用房
  第四十一条 物业管理经费的主要来源:
  (一)住宅共用部位、公共设施设备维修基金。
  1、商品房屋(包括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者按购房款的2%的比例缴纳的维修基金;集资建房以及以其他形式建设,的房屋的购买者按集资房款的3%缴纳的维修基金(暂不收取)。
  2、公房按房改政策出售后,由售房单位按售房款的25%的比例提取的共用部位、公共设备设施管理维修基金,购房者按购房款2%的比例缴纳的维修基金。
  (二)按有关规定收取的物业管理费用。
  (三)专项委托服务收入。
  (四)特约服务收入。
  (五)其他合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