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病人数比1990年减少25%,死亡数减少一半,普遍推广口服补液盐疗法;中重度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降低25%。90%以上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实行标准病例或临床病例管理,因患急性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减少三分之一。
8、积极创建“爱婴医院”,县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全部达到“爱婴医院”标准。母乳喂养率以市地为单位达到80%以上。加强对孕产妇及乳母的营养指导,减少孕妇缺铁性贫血。提倡家庭自制婴儿辅食,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配方乳品、婴儿辅食、幼儿不同配方的营养基食品以及学龄儿童配餐食品,使90%以上的营养缺乏症儿童能够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工业化强化食品、营养基食品的供应。
9、缺水地区农村饮用水受益人口达95%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3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城市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70%。
10、到1996年,全省合格碘盐普及率达95%,碘缺乏地区特需人群儿童碘油丸普服率达95%,1997年全省95%的县达到消灭碘缺乏病目标,1998年全省消除碘缺乏病。
(二)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与扫盲
1、坚持“政府办园为示范,社会办园为主导”的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的方针,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城市市区及经济发达的农村基本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3周岁以上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其他农村地区基本普及学前1年教育,学前1年幼儿入园(班)率达到90%以上。
2、1997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要继续充实完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经济欠发达地区要走“先入学,后完善”的路子。加强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普遍开设思想品德课。全面完成校舍改造,积极搞好仪器、图书等内部设施的配套建设,逐步达到办学条件规范化。
3、优先发展师范教育,拓宽培训形式和渠道。小学教师应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85%以上的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
4、加强少先队工作,认真贯彻《中国少年跨世纪雏鹰行动计划》、《山东省少年先锋队技能达标竞赛计划》,积极开展争创“红旗功勋大队”活动。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加强对儿童的“五自教育”(即:自理、自护、自学、自律、自强)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广泛开展“红领巾助残”、“手拉手、好朋友”活动,结对个人达100万对,结对学校达到5000所。
5、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环境。1997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开展扫盲后的继续教育。建设一支适应需要的专兼职扫盲教师队伍。广泛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活动,努力提高妇女素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