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品流通。重点加快海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建好主销区、主要集散地和主要渔区的批发市场,培育和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水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连云港雅玛珂紫菜交易中心等有特色、上规模的专业市场。加强海产品储运、加工、分级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海产品市场管理法规,规范批发市场秩序。发展生产基地与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相结合的新型流通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网上交易。培育和壮大海洋渔业合作组织和海产品经纪人队伍,组织和引导渔(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加强对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海产品经纪人的指导,提高组织管理水平,逐步规范运作行为。
信息咨询业。重点培育信息咨询、科技情报、技术服务、科技推广与交流等中介服务组织,为政府、企业和渔(农)民提供多样化、细致周到的咨询服务,全面建立海洋综合服务系统,逐步使信息咨询业发展成为海洋开发重要的支持性、保障性产业。
五、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开发条件,是“十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抓紧实施《江苏省沿海地区2001-2003年公路、水利、输电设施建设方案》,加强重大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使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状况能够适应海洋大开发的需要。
交通建设。公路方面,继建连徐、汾灌、宁靖盐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沿海、通启、宿淮盐高速公路和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市县要重点抓好现有进滩公路的网化、通达与改造,加快新围海堤公路的砂石化,改造老海堤公路,提高公路等级。铁路方面,对东陇海铁路徐州至连云港段进行电气化改造,建成新长铁路和宁启铁路,做好建设连云港至南通铁路的前期研究工作。港口方面,完善运输体系布局,重点调整码头货种结构,建设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拓展枢纽港口物流功能。建设南通狼山港三期3.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1个、5万吨级通用和散货泊位各1个,连云港庙岭港区三期3.5万吨、2.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各1个。对沿海的省属、市属港口进行改扩建,新增泊位8个,其中集装箱泊位4个;新增吞吐能力1000万吨,其中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00万标箱。加快建设大丰港,形成5000吨级泊位2个,新建3.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1个和5000吨级油气码头1个。利用南黄海石油勘探开发以及国家进口石油、粮食的需要,超前规划并争取建设吕四港、洋口港的油品、液化天然气和粮食专用码头。
水利建设。一是加快建设通向滩涂的引水工程,建设干支渠配套的供水网络,逐步使水源供给基本满足滩涂开发利用需要。在废黄河以北地区以现有引水工程挖潜配套为主,在废黄河以南地区以滩涂引水骨干工程建设为主。“十五”期间,加快实施泰东河等骨干引水工程,加紧进行里下河地区水利规划,加大里下河腹部骨干河网的疏浚建设力度,结合斗南地区干河整治,重点建设向滩涂供水的专线,同时加强沿海垦区河网建设,扩大延伸南北调度河道。二是继续实施海堤达标工程,治理侵蚀海岸,提高沿海地带抗御风暴潮的能力,按50年一遇高潮位加10级风浪为设计标准,加强以海堤为主的防潮工程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主海堤重点防险段和建筑物工程达标。三是进一步加强引江冲淤保港工程体系建设,提高除涝冲淤保港能力。整治输水河道,完善引江冲淤保港工程体系,增加冲淤保港水量。继续进行机械清淤,探索纳潮冲淤、机械清淤和引江冲淤相结合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