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编制原则
制定本工作纲要依据以下原则:
(一)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将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
(二)明确责任,协调联动,依法齐抓共管。各主管部门和各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要明确本部门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任务和责任,要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下,共同完成水环境保护工作。
(三)大力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基础研究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调查我市水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状况,编制水环境保护规划和水环境保护区划,作为全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准则和行动依据。
(四)规划指导,工程后行,实现水污染防治投入的科学化、制度化。制定水污染防治工程的实施计划,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作为资金投入的保障。
(五)确保饮用水源水质,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饮用水源。对威胁饮用水源的重点污染源必须优先予以整治,甚至采取搬迁或关闭的措施。严格保护地下水源,实行有限开采利用,对威胁地下水源的项目坚决予以关闭。
(六)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拓宽环境保护资金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环境保护领域。继续加大污水处理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动城市污水防治设施建设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的市场化管理。
(七)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的原则,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压缩高耗水产业,发展节水型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积极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通过水价调控实现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主要目标
(一)水质保护目标。
根据《通知》附表2水质目标的要求,主要河段水质目标如下:
┌────────────┬────────────┬────────┐
│河段名称 │ 水质目标 │ 实现时间 │
├────────────┼────────────┼────────┤
│流溪河 │ Ⅱ-Ⅲ │ 2005 │
├────────────┼────────────┼────────┤
│西航道 │ Ⅱ-Ⅲ │ 2010 │
├────────────┼────────────┼────────┤
│骝岗水道 │ Ⅲ │ 2005 │
├────────────┼────────────┼────────┤
│前航道 │ Ⅲ-Ⅳ │ 2010 │
├────────────┼────────────┼────────┤
│黄埔航道 │ Ⅳ │ 2005 │
├────────────┼────────────┼────────┤
│后航道 │ Ⅲ-Ⅳ │ 2005 │
├────────────┼────────────┼────────┤
│增江 │ Ⅱ-Ⅲ │ 2005 │
├────────────┼────────────┼────────┤
│东江北干流 │ Ⅱ-Ⅲ │ 2005 │
├────────────┼────────────┼────────┤
│榄核河 │ Ⅱ-Ⅲ │ 2005 │
├────────────┼────────────┼────────┤
│蕉门水道 │ Ⅲ │ 2010 │
├────────────┼────────────┼────────┤
│沙湾水道(含紫坭河) │ Ⅱ-Ⅲ │ 2005 │
├────────────┼────────────┼────────┤
│市桥水道 │ Ⅲ-Ⅳ │ 2005 │
├────────────┼────────────┼────────┤
│莲花山水道 │ Ⅲ-Ⅳ │ 2005 │
├────────────┼────────────┼────────┤
│小虎西水道 │ Ⅲ │ 2010 │
├────────────┼────────────┼────────┤
│狮子洋 │ Ⅲ-Ⅳ │ 2010 │
├────────────┼────────────┼────────┤
│虎门水道 │ Ⅲ-Ⅳ │ 2010 │
├────────────┼────────────┼────────┤
│洪奇沥 │ Ⅲ │ 2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