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努力提高公安消防部队的整体实战能力,制定出台《灭火救援作战预案制定规定》和《消防水源管理规定》,完成历年典型灭火救援战例编辑工作。积极引导全省消防部队开展执勤岗位大练兵活动,加强对扑救火灾和处置突发事件程序、技术、战术的研究,进一步加快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步伐,提高基本技能和实战水平,提高各级指挥员的指挥能力和专业素质。尤其是要加强对特勤队伍的训练和指导,使其具备处置高层、地下、化学危险品集中地的火灾以及毒气泄露等特种灾害事故的能力。
(五)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消防官兵业务素质
1.全省消防部队要按照江主席“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在进一步加强部队正规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公安消防部队领导班子建设,严格贯彻落实条令条例,建立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公开办事制度和廉政措施,提高官兵拒腐防变能力。广泛开展立功创模活动,争取在5年内推出像河南安阳支队、上海车站中队一样的先进基层单位,树立消防部门的良好形象。
2.大力加强消防部队自身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鼓励官兵积极参加各类函授学习,提高学历层次,改善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到2005年底,使90%以上的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支队班子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100%,大队班子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90%,中队班子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80%,支队班子年龄平均不超过40岁,并形成3-5岁的梯次。同时,把岗位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考评作为提高官兵素质的重要手段,力争使85%以上的士兵有一技之长。
(六)加强消防科技、消防宣传和消防法制建设
1.以科技强警为目标,抓好全省消防部队综合业务信息和计算机网络建设,努力实现消防业务信息共享和消防通讯指挥现代化,抓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各项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2001年在与省公安厅联网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全省14个地、州、市支队联网,“十五”期间基本实现全省,消防部队办公自动化。开展火灾成因和灭火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对特殊建筑群体及重大工业事故火灾模拟预防和扑救技术研究,建立省级火灾调查专家组和火灾原因技术鉴定站。“十五”期间,力争成立自己的消防科研机构,兰州、白银、金昌、武威、天水实现集中接警,完善城市一、二级无线电通讯系统。
2.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教育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消防协会要加大对《
消防法》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民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公安消防部门要继续组织好少年义务消防团和夏令营活动,加强妇女和少年儿童防火安全教育活动。根据公安部《关于定期开放消防站开展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的通知》精神,2001年除在兰州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区选择开放三到四个中队外,其余支队先确定一个中队开放,到2002年以后逐步实现全部开放,每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全省统一的消防站开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