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推进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实施“网络旅游”工程,建设面向世界和全国的旅游网络系统,推广网上促销、网络预定、网络组团等网络旅游服务。2002年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酒店,所有国际旅行社,大多数国内旅行社和全部航空、海运、铁路运输企业,有条件的公路运输企业要实施电子商务。
 17.鼓励发展信息化中介服务机构。把信息化与社会化结合起来,建设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发展面向社会的网络维护、数据库建设、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性实体。
 18.用信息化带动相关产业。适应电子商务需求,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以邮政网为主建设覆盖全省的物流配送系统。加快商品流通领域信息化,开拓新的信息需求,发展新的消费领域。引导商业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扩大业务,增强竞争力。发展与信息产业配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其它新兴信息服务业,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五、加快建设电子政务
 19.政务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先导。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要克服因循守旧思想,在政务活动中带头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省委办公厅、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担负全省政务信息化的组织职责。
 20.电子政务包括办公自动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2001年建立全省政务信息交换中心,省级政府部门全部开通网上信箱,实现电子公文交换。2002年实施省直部门和市县政府政务联网工程,各类局域网和专用网互连互通。2005年乡镇政府部分实现办公自动化。制定操作规程,保证内部政务信息安全与保密。社会服务信息化的重点是提高公众服务水平,公共政务信息规范上网,凡宜公布的政务信息必须向社会公开。行政审批、登记注册、行政备案、年度检验等行政行为逐步实现网络化。公众通过信息网络,能够及时接受政府部门提供的基本服务。
 21.推行电子政务的关键在于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与高度共享。省政府各部门要积极建设业务信息系统,尽快实现互联互通。重点建设省领导决策支持、宏观经济信息、财税经贸信息、农业综合信息、国土资源信息、旅游预定和管理、人口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房地产管理等综合性应用系统。各部门要加强业务数据库建设。基本省情数据库、法规与政策数据库、人力资源数据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据库、社会保障数据库等全省性的基本数据库要进一步完善。
 六、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22.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发展电子商务是海南经济走向世界的重要机遇。未来5年全省电子商务建设的目标是:体制基本健全,机制基本配套,社会广泛参与,经济效益显现。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