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皇城保护规划

  5.2 皇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5.2.1 北京皇城始建于元代,主要发展于明清时期。现今的皇城基本保持了清末民初的格局与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5.2.2 唯一性:明清皇城是我国现存唯一保存较好的封建皇城,它拥有我国现存唯一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群,是北京旧城传统中轴线的精华组成部分。
  5.2.3 完整性:皇城以紫禁城为核心,以明晰的中轴线为纽带,城内有序分布着皇家宫殿园囿、御用坛庙、衙署库坊等设施,呈现出为封建帝王服务的完整理念和功能布局。
  5.2.4 真实性:皇城中的紫禁城、筒子河、三海、太庙、社稷坛和部分御用坛庙、衙署库坊、四合院等传统建筑群至今保存较好,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皇家生活、工作、娱乐的历史信息。
  5.2.5 艺术性:皇城在规划布局、建筑形态、建造技术、色彩运用等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反映了历史上皇权至高无上的等级观念。
  6 土地分区和特征
  6.1 土地分区
  6.1.1 根据皇城内土地使用特征及街道的自然分布,按照由南至北、由东至西的原则,将皇城用地划分为10个区域。
  6.1.2 01区:皇城内故宫与劳动人民文化宫以东,五四大街以南的区域;
  02区:皇城内地安门内大街、景山东街以东,五四大街以北的区域;
  03区:由故宫、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三部分组成的区域;
  04区:景山公园所在的区域;
  05区:中南海以东,文津街以南,故宫与中山公园以西的区域;
  06区:北海以东,景山前街以北,地安门内大街、景山西街以西的区域;
  07区:中南海所在区域;
  08区:北海所在区域;
  09区:文津街以南,中南海以西的区域;
  10区:文津街以北,北海以西的区域。
  6.1.3 10个区内各类规划地块有572个,在今后的改造中应参照地块编号进行。
  6.2 各分区的特征
  6.2.1 01、02、05、06、09五个区为传统平房四合院建筑相对集中的地区,胡同和四合院构成街区的主体。
  6.2.2 03、04、07、08四个区为重大文物保护单位,是皇家建筑群传统风貌的精华,它们对皇城的保护具有决定性作用。
  6.2.3 10区基本上为多层建筑区,是新的建设对皇城冲击最大的区域。
  7 土地使用功能规划
  7.0.1 皇城的土地使用功能规划为12类,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宗教福利、普通住宅、一类住宅、中小学和托幼、市政设施、绿地、道路广场。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