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通知
(内政办字[2003]139号 2003年5月2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5月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自治区代主席杨晶分别主持召开党委书记办公会和政府常务会议,分析我区非典型肺炎(下简“非典”)疫情发展情况,研究下一步防治工作措施。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关于全区疫情形势和发展趋势分析
截至5月1日,全区累计报告“非典”病例378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54例,疑似病例224例。疫情涉及10个盟市33个旗县。疫情形势发展特点:
一是由集中暴发逐步趋向散发。第一批输入性病例已接近痊愈,但散发病例、医护人员的继发病例进入新的发病高峰。散发病例作为点状传染源,引起弥散性传播的可能性极大。
二是由城市逐步向农村牧区扩散。在28名农民病例中,19例有明确接触史,有3名从北京务工返乡发病。同时,有些人到农村躲避,加快了疫病向农村的扩散速度。如果管理不善,极有可能出现第二峰、第三峰。
三是传播链条由清楚逐步趋向模糊。从北京输入我区的第一批传染源和第一批医务人员感染者的传播链条非常清楚,但接续病例特别是散发病例传播链条模糊不清,给流行病学调查带来诸多困难。这些散发病例的感染方式,可能是新的外来感染者或是在医院被感染的,也可能是无意接触污染物品或对流调对象管理不严、控制不严导致的。
四是传染类型由输入性向继发性过渡。即在医院就医或陪床、探视而被感染者逐渐增多,医护人员和学生感染病例不断出现。22名大中专学生病例中,13例有在医院实习或看病等接触史,23名小学生病例中,15例有亲属患病或去过医院、诊所等接触史。
总体上分析,全区“非典”疫情的态势是:首发病例多为输入性,医护人员感染较多,医院交叉感染较重。因此,防止新的输入型病例、防止疫情向农村牧区等非疫区扩散、防止医护人员感染和医院内交叉感染,是目前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的要求
针对目前“非典”疫情发展情况,全区下一步的防治工作重点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牧区,主要是切实抓好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
(一)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和院内交叉感染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