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
“十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2002年5月30日 南府办[2002]11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南宁市“十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办公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宁市“十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南宁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2年5月30日)
目录
序言
一、南宁市信息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与面临的宏观环境
(一)“九五”期间信息化建设情况
1、信息基础设施
2、信息运营服务业
3、因特网
4、电子商务
5、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得到应用
6、软件业
7、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8、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普及培训工作
(二)南宁市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十五”面临的宏观环境
二、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实施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编制依据
(二)指导思想
(三)实施原则
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2、全面规划、重点突破的原则
3、联合共建、整合发展的原则
(四)“十五”信息化目标
三、信息化的主要任务
1、推进政务领域的信息化
2、加快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
3、促进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
4、推动工业领域的信息化
5、抓好农业领域的信息化
6、狠抓商贸、旅游领域的信息化
7、完善金融、财政、税收及工商管理领域的信息化
8、加速科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
9、加强宣传、文化领域的信息化
10、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11、大力发展软件业
12、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13、推进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四、重点工程
(一)1个平台
(二)2个基地
(三)3个示范
(四)4大网络
(五)8大工程
五、实施规划的战略途径
(一)发挥财政投入的重大推动作用
(二)依靠网络运营商坚实的基础力量
(三)依靠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
(四)组建经济运营实体
六、组织措施
序言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确立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按照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思路,加速推进信息化”。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了我市“十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描述了我市信息产业在新世纪初的发展蓝图。纲要指出:“建设广西南宁信息港,全面加快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推进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力争把信息产业培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战略性产业。”
南宁市“十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的思路是:以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核心,以南宁市特色信息化试点项目为突破口,以信息化带动体制的创新、基础设施的飞跃、传统产业的升级为目标,全面提升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形成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全面渗透的趋势。
一、南宁市信息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与面临的宏观环境
(一)“九五”期间信息化建设情况
1、信息基础设施
“九五”以来,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初步形成了以光缆为主,微波、卫星为辅的数字化传输网络,为南宁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发展网络经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光纤(光缆)传输网。截止2000年底,电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铺设本地中继光缆280皮长公里,本地中继光缆纤芯34000公里,接入网光缆长度171皮长公里,接入网光缆纤芯长度21863公里。公用电信网同世界上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直达电路相连,经转接后可与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通信。电信部门已建成南宁通达区内长途传输光缆干线环包括:南宁—贵港—梧州—贺州—桂林—柳州—来宾—南宁、南宁—贵港—玉林—北海—钦州—南宁、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南宁、南宁—柳州—梧州—玉林—南宁、南宁—玉林—北海—钦州—南宁、南宁—防城港—钦州;光缆干线长度为10664皮长公里。光缆纤芯为195295公里。广播电视系统已建成光缆干线网络,作为自治区广播电视系统光缆干线网络的中心,年底将与北海、钦州、桂林、百色实现互联互通;在基本完成南宁到其它14个地、市所在地的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升级改造后,可使光缆干线网与全国广播电视网互联互通;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的南宁—广州的一级干线光缆工程已于1999年完工,二级干线南宁—柳州—桂林—贺州—梧州—玉林—北海—钦州—南宁和南宁—贵港—玉林—北海—钦州—南宁两个环路正在建设之中。
(2)微波通信传输系统。2000年末,南宁电信、广播电视、电力系统共建有微波传输线路21条,中继站、终端站67个,线路总长8590公里。
(3)卫星通信传输系统。2000年末,南宁电信、广播电视、银行等部门都已经建设了卫星通讯系统。银行系统在南宁设立了VSAT卫星地面站,加入了全国卫星金融通信专业网;广播电视系统建成基于VSAT站平台的应急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DSNG),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各一套节目已采用DVB—S数字压缩技术通过卫星传送,全市建成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站308座。
2、信息运营服务业
“九五”时期,以电信、邮政、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信息运营业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2000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8.35亿元,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45%,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6%,已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的目标。长途交换机容量达到36000路端,城乡本地电话户数58万户,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8.53万户,全市无线寻呼用户达到20万户左右。在电信基础网上,南宁电信分公司拥有分组网、数字数据网、ATM、FR等数据网,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各种接入服务,其中分组网的总端口数为1709个,DDN的总端口数为2696个,ATM的端口数为120个。邮政业务平稳增长,2000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2664万元,有邮电局,所70处,邮路总长度22741公里。广播电视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全市现有无线广播电台5座,无线电视台4座,有线广播电视台3座;其中南宁市有线电视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已完成铺设接入光缆200皮长公里,开通150个光工作站。目前正在实施两环五线光纤干线建设。截止至2000年底,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9%,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4%。有线电视已成为广播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有线电视的市区入网率达95%,用户数近30多万户,已成为家庭入户率最高的信息工具,有线电视网络正在向图像、声音和数据综合业务的融合趋势发展。
3、因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