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十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到2000年底,电信网络共有6000个拨号服务器端口、150个路由器专线端口,网络总带宽为465M出省带宽和2.5G的省内带宽。公众多媒体通讯网于1998年开通,可容纳6万拨号上网用户和数字专线、分组交换和数字移动电话用户上网。广西宽带多媒体通信网于1998年底在南宁开通并投入运行,是当时国内建成的第二个宽带多媒体网,具有数据、语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传输能力。到2000年底,全市在电信部门登记开户的互联网用户84241户。全市在广西导航注册的网站近400个,占全区的60%以上。
  1997年,南宁市政府及在邕的自治区各政府部门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作为自治区级政府上网工程的广西互联网中心一期工程1999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初步建立了自治区级信息交换平台。南宁市政府的新办公楼已按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进行智能化综合布线,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目前,南宁市政府、南宁市人事局、南宁市信访局、南宁市统计局、南宁地区行署、南宁市新城区政府、南宁市江南区政府等部门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站点,并已与自治区政府网建立了链接。
  南宁目前已建成农业信息网、科技信息网等专业网络,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许多区直部门也建成了以南宁为中心覆盖全区的网络系统,主要有广西经济信息网、广西教育科研网。此外,南宁市旅游信息网、商情网、物价信息网、农业信息网、统计信息网等部门、行业的专业网也相继建成或在建。
  4、电子商务
  广西是全国蔗糖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广西食糖商务网(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在南宁建立并取得较大发展。网络覆盖全国主要营销中心近30个,设置交易席位270多个,已实现了食糖购销的电子化。自1999年10月开通至2000年3月,已累计上网交易食糖80万吨,交易额24亿元,随着其网上支付认证体系的建立,电子商务功能日趋完善,广西另两类大宗商品淀粉和酒精,亦将上网营销。
  南宁大华光旅游网是全国十大旅游网之一,1998年开通后经营状况良好。大华光旅游网已在国内外各大搜索引擎登记注册,与近50家著名网站建立了链接,访问人数已超过80万人次,广西、北京、四川、广东等省、直辖市的旅游企业100多家已加盟。该网站已成功实现网上结算支付,累计上网交易额达600万元。
  南宁市政府采购网于1999年6月开通,至2000年12月止在办公设备、公务用车等方面实际完成网上采购金额达到3432万元。南宁市科技信息网、南宁市红土地农业信息网等网站,也在电子商务领域迈出了第一步。
  全市在各类搜索引擎注册的商业网站上百个。其中南宁手扶拖拉机厂、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凤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宁橡胶厂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本企业的网站,许多企业通过因特网,进行了企业形象宣传,获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5、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得到应用
  “九五”时期,南宁实施了“金桥”、“金卡”、“金税”、“金关”等“金”字系列工程以及一批重大信息工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以计算机应用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正向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各领域渗透。税务部门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数据网,实现了税务管理的网络化;交通系统已建成公路桥梁和干线公路路面管理系统和全行业统计信息管理系统,铁路系统通信、信号向电子化、自动化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金融、外贸、气象等部门也得到广泛应用。
  部分工业企业采用了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以及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计算机仿真等信息技术,大中型企业产品设计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化,部分产品实现了计算机制造。南宁市农业信息中心已开发或将开发的农业Web数据库、农业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对推动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流通业也广泛采用了信息技术,大中型商业企业在商品购进、仓储、销售中普遍使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
  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利用数据传输网和国际互联网开展网络金融、网络证券、网络保险服务已初具规模。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开发推广了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电子联行“天地对接”系统、同城资金清算网络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等一系列业务处理系统。各商业银行的储蓄通存通兑系统、全国电子汇兑系统、工商信贷管理系统等也都投入了运行。各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均实现了业务处理的电子化、网络化。各商业银行均开展了电话银行业务,开通了电子收款机系统(POS)无中心跨行联网业务。
  6、软件业
  全市现有IT企业150余家,年营业额12亿元。其中从事软件开发生产的企业60余家,年销售额近4亿元。全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企业30余家。主要软件企业有南宁波尔科技有限公司、国家“863计划”承担单位南宁平方软件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德意数码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运通数据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开发生产的网市2000.V.2.0、住宅小区及楼宇智能化管理系统、烟草行业管理系统、智能地理信息系统、酒店电器集成控制系统、平方超媒体编著工具、指纹识别系统等产品具有较为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较好的市场前景。软件开发环境逐步形成,在某些应用软件产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如在电力行业方面,税收征管方面、网络应用软件及教学软件等方面。
  南宁软件园已经挂牌成立。一期工程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10.8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39亿元,占地133亩。现已建成21000平方米的“南宁电子科技广场”大楼和12000平方米的软件开发生产基地大楼。一期工程已有60家软件企业入驻。“南宁火炬软件产业孵化”一期扩建工程及二期工程将使南宁软件园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南方大型生态软件园区。
  7、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九五”以来,南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逐步从传统电子产品向以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品转移,产品涉及计算机、广播电视、家用电器、工业电子产品、基础元器件等。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在计算机及应用、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领域中初步形成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品,直接为信息化服务。
  8、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普及培训工作
  目前南宁市的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得到加强。各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相继开设了有关信息技术的专业和课程,有关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信息技术培训。全社会掀起了学习信息网络技术的热潮,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人数不断增加。南宁市人事局专门组织45岁以下的公务员及非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培训,目前已有900多名公务员和一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合格证书。
  (二)南宁市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础差,起步晚。我市信息化基础较差,起步较晚。作为自治区首府,与中东部地区主要城市差距较大,与信息化先进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南海等相比相差更远,与西部的成都、西安、重庆等城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我市城市信息基础较差,信息产业发展较慢。我市信息网建设也较少,在全市各委办局及“三宁公司”的初步调查中发现,只有37个单位初步建有局域网,自治区也只有30来个单位建有局域网,网络布线也还不完善,还未能实现光纤到小区到居民用户,县乡镇级布线情况更差。信息产业方面是南宁的薄弱环节,只有几家规模不大的信息产品生产企业,信息产业产值在全部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很小。
  2、信息化步伐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信息化发展滞后长期得不到解决,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深度不够,存在着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现象。信息设备利用率低。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