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十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建设和完善南宁市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广西科技信息网连接,实现全区各地的科研、技术、开发单位和科技管理部门的网络互联,共享科技信息资源和进行科技交流。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实现南宁市教育网与区内教育和科研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社会各层次各行业人员对上网学习的需求。
  9、加强宣传,文化领域的信息化
  建立宣传、文化信息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库。包括党的方针政策,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历史年鉴、文化知识、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文物、图书等信息系统;还包括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数据库系统。充分应用因特网、多媒体光盘等信息技术开展网上宣传、文化活动。
  10、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调整电子工业的产品结构,积极推进电子产品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为主的过渡,实现技术结构与产品结构的战略转变,利用劳动力优势,着力引进开发生产技术更先进、功能更高的各种计算机及应用产品,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开发生产网络产品和信息系统装备。把信息产品和家电产品融合起来,走信息产品家电化道路;抓好电子元器件生产;形成新的片式化、微型化基础元器件产业格局;促进电子应用产品发展,重点发展智能开关控制柜、微机控制三相大功率电力稳压器、汽轮发电机组中央控制系统、低压无功率动态补偿装置、智能远程抄表系统、医用X射线机高频高压发生器、智能卡技术应用产品等。
  11、大力发展软件业
  以南宁软件园区为基地,促进软件产业规模化发展,要加快建设南宁软件园。在软件园区集聚一批信息产业专业门类配套的知识创新型企业群体,将园区建成拥有中高级复合人才、具有与因特网通畅连接的园区网和先进的通信研发生产设备、严格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高效响应的技术服务体系、舒适周到的生活服务体系、开发环境优雅宜人的、花园式的电子信息产业系统集成基地,建成具有国内高知名度的因特网门户站点和一系列的信息产品的研发、生产、检测、培训、展销、博览、服务中心。
  南宁市软件产业要以发展应用软件为主,重点开发通用数据库管理软件、教育软件、企业管理软件、Internet应用软件、全文检索软件、消息及时收发系统、网上虚拟展览系统、多媒体应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软件产品,同时大力发展网络工程和系统集成业务。
  12、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围绕十五个数据库的建设,以项目带应用、以应用带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和深入应用。“十五”期间,资源建设应结合应用系统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建设政府信息资源、公众信息资源、市场信息资源三大类信息资源,重点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库。主要信息资源数据库包括: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招商引资信息数据库,统计信息数据库,政策法规信息数据库,企业与产品信息数据库,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劳务和人才资源信息数据库,旅游资源信息数据库,科技信息数据库,环境监测和防灾信息数据库,物价信息数据库,农副产品信息数据库,房地产信息数据库,图书文献资料信息数据库,公安信息数据库,教育信息数据库。
  13、推进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继续推动以电信、邮政、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信息运营业快速发展,通过技术及装备的更新改造,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费用,开展多方面的信息增值服务。提高业务收入,使信息运营业的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对报纸、期刊、杂志、图书、音像、新闻出版等传统信息服务业,要加强规范,促进产品向多样化发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对相应的出版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改造,能生产出质量更优的产品。
  鼓励专门从事信息咨询、中介、广告服务的企业发展,加强规范,引导各类企业建设面向市场需求的信息数据库,努力建设一批专业信息市场。
  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积极开拓信息服务的新领域,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视会议、网络广告、家庭娱乐和视频点播等服务,逐步推进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业务,为提高人们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创造新的条件。

四、重点工程



  “十五”期间,南宁市信息化重点工程简称“12348工程”。主要包括1个平台,即南宁市综合信息交换平台;2个基地,即软件开发基地、信息产品生产基地;3个示范,即南宁市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示范、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示范、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体系的信息化示范;4大网络,即集约化管线网络、南宁有线电视宽带信息网、南宁电信宽带网、其他宽带城域网;8大工程,即南宁市“电子政务”工程、南宁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工程、南宁市高新区“数字园区”工程、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网工程、城市建设与规划信息工程、环保监测信息工程、“金字”工程、“数字家园”工程。这18个重点工程基本覆盖了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我市信息化的发展构建了基础框架。
  (一)1个平台
 
 南宁市公用信息交换平台
  南宁市公用信息交换平台是南宁市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互联网与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联通,成为南宁市大型公用数据交换中心和各单位开展有关业务的平台及公众信息网。这样在同一信息交换平台上可以支持各种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避免基础网络的重复建设。
  其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联网(完成骨干节点建设,实现骨干节点互联);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联网;各区县建成本区域内的信息网络系统(建成汇聚节点);完成骨干节点和汇聚节点的高速连接,拓展公用信息交换平台的覆盖空间;完成南宁市公用信息交换平台与重要信息源的宽带联网;完善无线宽带网和接入网的规划和建设。
  (二)2个基地
 
 软件开发基地
  以南宁软件园为基地,制定引进软件企业、吸引软件人才、促进软件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开发应用软件为突破口,带动行业软件的开发。重点开发网络及商务软件、住宅小区及楼宇智能化管理系统、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烟草行业管理系统、智能地理信息系统、酒店电器集成控制系统、环保监测系统、电力配网系统、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指纹识别系统、教学软件等具有较为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较高的使用价值的信息软件产品。大力发展软件外包、出口。
  信息产品生产基地
  以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地,大力引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制定引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的优惠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电子装配工业、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资金密集型的元器件生产企业、以及资金技术知识型的电脑产品、精密仪器及设备等高技术电子信息企业。重点生产计算机及应用产品、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网络产品、科学实验仪器、教育信息产品、广播电视通讯产品、家用电器、工业电子产品等。
  (三)3个示范
 
 南宁市民族地区信息化素质教育示范
  为提高少数民族人民信息化素质、加快民族地区专业化人才培养,南宁市应加快建设信息化素质教育项目,包括中小学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普及教育项目、建设南宁市在线教育专用网络以及开展民族地区网络培训项目。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