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普及教育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内容包括为市区内所有中小学配备计算机教学设备,力争2003年底前在市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中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学。2005年底以前,扩展至全市所有县区,包括乡村的中心小学。配套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开发一批适合信息化素质教育的课件,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全面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教育。
南宁市在线教育专用网络项目。该项目实现市、区(县)、学校三级高速联网,提供广泛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社区服务和安全、统一的互联网出口,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和实时多媒体数据传输,能够承担高负载网络访问,逐步建设和完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和资源库,逐步开展各种应用服务,为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提供高速、安全、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为南宁市教育现代化和“校校通”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该项目主要由城域网主干、教育资源中心、接入设备和城域网出口四部分组成,各学校校园网采用千兆链路就近接入教育城域网。暂时无法接入光纤的学校可采用无线网络连接或拨号。择优选择若干家培训中心(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及大中型企业技术教育机构上网,开设名校、名师、名技栏目,为全体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
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示范
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系列示范工程主要包括:建成南宁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工业企业信息化改造示范工程2—4个,商贸会展示范工程2—4个,旅游餐饮示范工程2—4个,数字示范小区工程1—2个,扶持1—2家软件企业上市。
农业方面。
在加强农业信息采集网和信息服务网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红土地农业信息网。农业专业软件开发。突出抓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以农业信息服务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农贸市场信息节点建设;(2)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种植专业户、农业专业协会上网;(3)农业专家系统大面积推广示范;(4)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服务;(5)农业地理信息系统。
工业方面。
建立南宁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为驻邕企业甚至全区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该中心将聘请各行业专家为企业设计最新产品,检验、评估最终产品的功能与功效,设计产品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成份组合与配方、生产装备、生产人员配置、生产组织结构等一套完整的产品生产设计方案,为企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偿向企业提供;另外还可为企业设计企业形象、广告,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
骨干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鼓励骨干工业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主要抓好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辅助工艺(CAPP)、辅助制造(CA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产品数据管理(PDM)、智能化管理系统、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加速产品技术革新,开展网上销售和企业内部智能化管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服务业方面。
“十五”期间,南宁市将重点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包括商贸业、教育培训业、餐饮业、会展业、建筑及房地产业等多个领域。
——大力开展商贸业的信息化改造及电子商务。
在全市大中型批发机构和大型商场全面推行超市、商厦电子化结算系统,逐步推广电子货币。广西食糖交易网要在增强功能、完善物质配送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建立食糖、淀粉、酒精、林浆纸等大宗特色商品交易电子商务系统;建立南宁市亚热带水果、蔬菜交易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中国南方中药材信息港;建设全国少数民族特色产品信息网,选择有实力的业主加快开发。
——深化旅游业的信息化改造。
建设南宁旅游信息网,该网络包括基于GIS的旅游基础信息库、旅游信息公众查询及投诉系统、产品预定及交易系统、旅游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旅游信息预报系统、导游及网上模拟旅游展示系统、导游员智能化管理系统以及常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进一步完善南宁市大华光旅游网功能,增设旅游资源资讯栏目,介绍南宁旅游圈的各类景点、景区旅游建设项目,推荐南宁特色旅游线路及产品,介绍南宁的风土人情,推介南宁旅游合作开发项目等,以信息化手段塑造“绿城旅游”的金字招牌。
——餐饮宾馆业的信息化改造。
重点推广酒店、旅行社智能化管理系统,为顾客在安全、宾馆服务,旅游、餐饮、交通信息等方面提供便捷的服务。“十五”期间,全市要有15家以上的星级酒店及大型宾馆建成智能化管理系统。
——建筑及房地产业的信息化改造。
主要是推广运用建筑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提高建筑行业设计的水平,档次和效益;逐步推行社区(小区)智能化管理系统和楼宇智能化管理系统,从试点开始逐步推开,特别是新开发的小区、旧城改造社区,要进行智能化设计;动员大型商务楼宇开展智能化改造。
——会展业的信息化改造。
在新建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建立智能会展信息服务系统,整合南宁市各种会展资源,并与省内外主要城市建立会展信息联动,设立对境外的会展信息窗口,引进国外知名会展企业,为我市会展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技术,资金等各种服务。
——重点服务领域“一卡通”支付工程
在金融、医疗保障、电话及有线电视的收费、报刊及食品订购、商厦超市及宾馆饭店的结算等领域启动“一卡通”电子化支付系统,扩大电子货币服务领域。
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体系的信息化示范
安全保障方面。包括公安、交通、消防、防洪、防震、护林防火、人民防空等,要加快建设我市安全应急信息系统;以南宁社会应急联动系统为主干网络,健全全市安全应急信息系统,安全网络进小区、进家庭,并拓宽领域,开展多层次的安全保障服务。医疗卫生方面。加快建设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院资源资讯系统、远程医疗保健服务系统、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等,全面提高市民的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就业及生活保障方面。要建立南宁市劳动力及人才需求信息系统、社会保障和生活救助管理系统,建设特困企业、家庭、失业人员、处于温饱线以下人员数据库,建立完善基本生活保障信息系统等。
社会应急联动系统要建设成为全国示范项目。该项目是全国首家将公安、交警、消防、急救、防洪、护林防火、防震、人民防空、公共事业等政府部门纳入一个统一平台的指挥调度系统,她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求助服务的联合行动。该系统只需拨打一个号码(比如110),不同警种及联动单位之间协同行动,实现无线调度通讯与紧急状态管理、卫星现场图像实时传送、大型数据库支持,提供随时查询,装备紧急无线移动车载通信及车辆自动定位系统,实现事件状态显示等多种优越性能。该工程以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系统平台建成后,还可以积极向社区保安、车辆报警等赢利性服务领域发展,并开发部分电子商务功能。
(四)4大网络
集约化信息管线网络
信息管线是信息传送最基础的物质实体,是运载话音、信号、图像等信息的通信线缆必经的架空线路和地下管道所构成的网络形通道,是建于地下、专门用于通信光(电)缆通过的物理空间。
从国外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外发达国家信息管线的建设,大多经历了从架空线到地下线的发展历程,目前正朝集约化方向发展,即对各种信息管线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并在同一条管线走廊内集中布设。目前,南宁市的信息管线已有相当规模的基础,然而,由于以往的地下通讯管线资源,大多归各运营商自行建设、各自管理和分散使用,从而出现到处乱挖的现象,重复建设严重。因此,建设具有先进性、统一性、安全性、可扩充性的集约化信息管线网络工程显得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