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接警与事件报告功能。系统设八个接警席,用于接听报警电话和准备事件报告。自动接警分配器将打入的报警电话送至空闲的接警员座席,该接警员与报警人通话并在一台计算机终端上形成标准的事件记录。在特殊事件情况下,需对值班主任报告的事件即可通过电话直接报告给值班主任,也可派人到值班主任座席当面报告。
紧急调度功能。系统设十二个调度员席位,对现场的公安、交警、消防和救护等资源进行指挥控制。事件记录可通过一套局域数据网络传送到与事件发生区域相对应的处警调度员终端。计算机辅助调度(CAD)软件将追踪每一项现场附近资源的状态,帮助处警调度员选择最佳的资源,对事件做出最快速的反应。
紧急状态管理功能。系统设置一个首长特别指挥室,可在紧急事件发生期间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进行特别调度指挥。
无线调度通讯功能。系统具有可同时与现场人员进行语音及数据无线通讯的能力。在处警调度员,值班主任及紧急状态管理座席配备无线调度台,所有这些工作台均配备全套后备无线电台。
交通监控功能。系统设有可接入视频图像的接口,将南宁市交警已有的重要路口交通监控摄像网内的25路视频信号接入到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紧急状态管理座席上装备有监控图像的控制装置,使操作人员观察并记录并对需要立即进行干预的车辆交通问题实施监控。
卫星现场图像实时传送功能。系统包括一套卫星(VSAT)图像通信系统,可将事故现场图像实时传送到城市应急联动中心。
数据库查询功能。系统设有固定和移动计算机终端,使现场操作人员和中心指挥调度人员既可以在联动中心又可以在执行任务的车辆中调用数据信息。
车辆自动定位功能。系统提供在中心的电子地图上直接查看车辆精确位置的能力。装备有无线数据传输终端的现场车辆可以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得出自己的位置信息,并将自己的位置报告给城市应急联动中心。
紧急无线移动车载通信系统,为搜寻及营救人员行动时提供通讯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车载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作为临时的现场应急指挥中心。
事件状态显示功能。系统配备一面长7米、高3.6米的视频墙,特别指挥室内安装高清晰度的投影设备。视频墙及投影设备显示事件状态信息和视频图像。
由于该工程以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一期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筹措。待系统平台建成后,可以积极向社区保安、车辆报警等赢利性服务领域发展,并开发部分日用商品的电子商务。因此,该项目的二期工程既可以采用上市融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商业贷款的模式。
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网工程
南宁市综合交通信息网工程是集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港口等交通信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信息网,该项目的核心是南宁公路主枢纽通信信息系统,对外通过交通部“全国交通专用通行网”与其他44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信息中心相联,对内通过邮电公用通讯网等与水路、铁路、民航、港口等行业相联接。
在物流信息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用户、制造商、供应商、运输企业及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港口等相关单位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公用。
在营运车船(如出租车、城市公交、货车、客车)安全调度和监控以及工程抢险方面,借助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公交系统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卡(“一卡通”)系统。
市民通过查询该信息网,可以及时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客运售票,货运信息、交通出行优化线路等情况。
城市环境保护及监测系统工程
城市环境保护及监测系统是对城市的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弃物,土壤及农作物等自然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以图、文、声,像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南宁市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与地形、气象。地质、水文、林业、矿产资源等),环保机构及职能等情况的信息应用系统。系统分为对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土壤及农作物等方面的监测,专题的监测点位图的显示、点位查询、信息查询、全区环境分布、全区或个别点环境平均状况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等,通过数据库开放互连,充分利用环保方面的数据,减少数据的录入量。实现了数据地图化功能。
该工程主要模块包括:
数据输入。图形数据可采用数字化仪,扫描仪或利用软件进行转换输入;可动态建立图形属性库,修改属性域,并对已有属性进行管理、维护操作,提供通过ODBC接口进行直接对环保系统已有的数据库进行操作。
数据成图。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自动对图元着色;根据测量结果描绘全场等值线图,各种数据可生成饼图、柱状图、线状图等多种表现形式。
环境概况显示。系统以图、文、声、像多媒体的形式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城市的环境及人文概况,及城市的自然环境状况(地理位置与地形、气象、地质、水文、林业、矿产资源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工、农、商、文、教、交通、能源等),环保机构及职能等。
污染源管理。本系统利用GIS技术把环境污染源应用软件构筑于污染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图形库管理系统之上,提供具备空间信息管理、信息处理和直观表达能力的应用。能综合分析环境情况,实现污染源信息的综合查询,为计划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有关的评价,预测、规划、决策等服务。其检索查询功能,提供对行政区划、年份等进行条件统计汇总,统计结果可用表格、统计图、文字等多种方式表示。
环境质量评定。系统可对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变化进行评定,为区域开发建设及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系统的输出结果具有统计功能,并提供超标临界值,供判断各评价点的超标情况使用。
城市建设与规划信息系统工程
南宁城市规划信息系统是由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设计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系统、城市地名管理系统、城市规划展示信息系统及区县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等独立系统构成的一个分布式一体化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数字城市规划。建立一个以数字地图为载体,通过叠加南宁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档案、地名、现状和规划设计成果的各种专题信息,来反映南宁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貌;建设南宁城市规划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积极开发应用城市规划多媒体演示系统,建立分区规划现状资料GIS数据库及南宁城市规划近期建设资料库和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基础框架和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以数字地图为基础,为南宁市城市建设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电力、邮电、自来水等多行业单位和专业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字产品。
规划设计。建立一个为编制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服务,并对城市的发展进行跟踪,以适时调整总体规划和为各专业系统规划提供依据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包括战略规划信息和发展跟踪系统等部分。
城建档案。城市建设档案是反映一个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花名册,它能够忠实地记载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城建档案是一份宝贵的社会财富和可开发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扫描和压缩处理手段,对以前的各类图纸、图表、文件、照片和声像资料所形成的海量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起光盘库,使人们能够通过计算机终端直接快速的调用显示所需检索资料。
南宁市高新区“数字园区”工程
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南宁市于1992年建立了国家级的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开发区内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具有率先建设数字园区、完成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基础。同时,传统的办公方式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不相适应,为此在“十五”期间,以提高园区管理与服务水平、简化优化企业办事程序为目的,以电子政务工程为手段,把开发区建成一个信息传递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办公自动化的现代化科技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