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十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该示范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基础网络建设(建立以高新区管委会为核心的宽带网络,连接管委会下面的各个二级机构,形成一个完善的中心网络平台;把所有高新区的企业通过高速接入技术接入到中心网络平台,接入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国家各部门单位);政府上网(建立开发区网站,实现网上政府,开通开发区的资源网);办公自动化(开放职能部门的管理与服务项目,开放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其他政府部门接口,与工商、税务、技术监督、银行等单位协调,对企业提供“一网式”、“一表式”服务);电子政务(以在网上提供非交互式的办公业务为起点,逐步实现在网上提供交互式的管理和服务系统,建立虚拟政府环境)。
  南宁软件园的软件企业将加强“基于宽带网络的增值应用及管理”、“宽带网络信息安全实时保护”领域的项目研发力度,树立“依托窄带而生存,利用宽带图发展”的理念,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企业研发的基于网络的软件要向宽带增值应用和宽带信息安全保护方向演变。
  南宁软件园的软件企业将逐步涉及ERP(即企业资源计划)项目的研发,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它必然体现物流信息同资金流信息的集成。先进的IT技术已为行业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如网络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条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数据仓库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等。这些技术的采用使各企业在业务往来和数据传递过程中实现了电子方式连接;在管理技术上,ERP为企业提供了从内部到外部各环节上的管理工具,特别是当今的ERP系统,已将上述先进的IT技术融入了自己的系统,以帮助企业实现这种全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和企业联盟管理,实现社会资源在企业间、部门间的优化配置及充分利用。
  “金字”工程
  “十五”期间要继续完善四金工程。
  金桥工程要争取在2005年建成卫星地面站和信息网络分中心及覆盖全市的信息网络体系。
  金税工程要在2005年前,初步建立和完善市、县、乡的纵向计算机管理网络,并与工商、银行、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的网络实现联通,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以电子化为基础的申报、征收、代理、稽查相结合的税务管理、服务监控体系;重点建设人机结合的以计算机选案稽查和稽查结果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稽查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税控收款机系统,使50%的小型商业零售企业完成税控收款机的推行使用;建立覆盖出口退税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监控系统。
  金关工程要在2005年以前实现全市外贸系统网络互联,并与全市以及自治区各计算机网互联,外贸业务与国际接轨。
  金卡工程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现代化支付与清算系统、银行卡工程和非银行卡工程。
  尽快启动其他信息化建设的“金字工程”:金智工程(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工程)、金企工程(工业生产与流通信息系统工程)、金通工程(交通信息系统工程)、金农工程(农业信息系统工程)、金图工程(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工程)、金卫工程(医疗和卫生保健信息网络工程)、金旅工程(旅游信息系统工程)和金审工程等。
  “数字家园”建设工程
  “e—Home数字家园”是指家庭、小区、社区的数字化。是一个通过以家庭为核心的三层信息平台,包括家庭内部的数字化平台、社区的智能化平台和城域公众信息平台,将信息、网络、自动控制、通讯等高科技应用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以家庭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家庭社会化和社会的家庭化。通过不同层次的网络平台,物业管理者还能方便地实现公共设备维护、保安监控、收费等基本物业管理功能,并向住户提供各种具有特色的信息增值服务。
  重点选择几个条件好的小区,作为智能化小康示范小区,建设信息化管理小区。小区进行“数字家园”的初期建设,实现部分管理功能,如收费管理、防盗报警、可视对讲、停车管理系统、小区IC卡管理等。到2010年逐步完善小区数字化建设,使用户能够智能控制家中各种电器、仪表和保安系统,在家进行视频点播、网上冲浪、网上购物、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商务、在家办公等等,并享受小区提供的智能物业管理、医疗、安全防卫、购物、信息等服务。

五、实施规划的战略途径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凝聚国内外、全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才能加以完成。
  (一)发挥财政投入的重大推动作用
  南宁市信息化的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依靠财政资金的推动。电子政务、社会公益事业的信息化改造项目主要体现社会效益,较少或难以体现经济效益,这些项目需要财政投入。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需要财政扶持,以便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十五”期间,南宁市政务信息网、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一期工程,城市建设与规划信息系统工程等,均需要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它们的建成使用,也将推动南宁城市信息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依靠网络运营商坚实的基础力量
  网络是信息化的基础。网络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工程,网络应用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网络建设的延伸。因此,依靠网络运营商来建设网络并提供延伸服务,是南宁市城市信息化建设最基础的力量。“十五”期间,南宁市公用信息交换平台、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工程、南宁电信宽带网、集约化信息管线工程,以及一大批信息资源库的建设,都要依靠网络运营商的力量。网络运营商还可以依托政府网及各种公益网带来的关联效益,积极参与政府网及各种公益网的设施建设,或者为其无偿提供部分设施或服务,从而加快信息化步伐。网络运营商是真正面对终端用户的,南宁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均可以考虑吸收其积极参与。
  (三)依靠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
  各部门争取上级的对口支持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筹资方式。但是,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建设模式。对重要的、半竞争性的信息化项目可以采取财政贴息贷款,对完全竞争性项目可以采取措施招商引资,或采用收费权转让等形式筹资建设;对于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项目,可以采取效益增量比例分离等形成吸引合作伙伴,一些特殊行业或部门,例如学校、医院,可以采取以市场(信息方面的市场)换技术、换资金的办法。
  (四)组建经济运营实体
  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才问题、机制问题。建设南宁城市信息化需要一个既能体现政府引导作用,又能体现市场筹资功能的经济实体来运作。可以吸收多方面力量参加,成立集技术、人才、资金、规划于一体的南宁市城市信息化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按政府的意图和既定的规划推动城市信息化建设。政府及各参股方出资作为启动资金,从最能出效益的项目做起,以电子政务项目为主体,以基础资源数据库的开发和利用为核心,以政府及社会信息化建设急需人才的培训为重要内容,涵盖智能小区,楼宇监控等多方面业务,不断滚动发展,形成建设资金基本在南宁市内循环,竣工项目不断增多扩大,公司运作能力不断增强的格局。通过主体公司的运作,带动培育一批地方性信息技术企业,加快“数字南宁”的建设步伐,形成区域性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和信息流集散中心。

六、组织措施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把信息产业作为今后南宁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充分认识信息化对全市国民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信息化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
  2、加强领导,协同推进
  健全领导机构,落实工作班子的职权,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南宁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书记、副市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任成员,负责指导、协调、实施信息化建设工作。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协调和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统一规划各种信息资源的实施方案,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等工作。各县区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要有专人负责抓县区信息化规划与实施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