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模:“重庆工业企业50强”企业必须具有生产、经营规模大的特征,鼓励发展大公司、大集团,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二)效益:主要考察企业营利能力。凡当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人均创利税达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原则上不能进入“重庆工业企业50强”;亏损企业不能参加“重庆工业企业50强”评选。
(三)国际规范:首次进入“重庆工业企业50强”的企业,必须按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其主导产品必须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生产。其中医药企业的主导产品必须通过GMP认证。鼓励企业积极按GB/T24000(idtISO14000)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
(四)社会公益:鼓励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凡当年欠缴社会保险金的企业,原则上不能进入“重庆工业企业50强”。
三、考核指标体系
“重庆工业企业50强”的评选,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方法,选用34项经济考核指标组合成一套科学的指标群。考核指标的选择和设置,主要从反映企业营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贡献能力、产出效率、产销衔接状况等7个方面考虑。在全面反映企业综合实力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经济效益、社会贡献方面的成就。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生产规模指标:包括资产总额、现价工业总产值、新产品产值、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等7项指标。
(二)经营规模指标: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现价工业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等8项指标。
(三)经济效益指标:包括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利税总额、利润总额等12项指标。
(四)社会贡献指标:社会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工业增加值等7项指标。
“重庆工业企业50强”的产生,选用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人均创利税、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资产总额、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研究开发费投入、新产品产值率等7项主体指标,以企业每项指标在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的排位名次乘以权数确定。7项主体指标的权数分别确定为:25、20、15、15、10、10、5。在50强企业排位名次相同的情况下,凡企业获得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或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生产,拥有3项及以上自主知识产权,进行了商标注册的;或企业实施了信息化工程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实现了CIMS信息系统工程的,排位名次相应提前。